今年五一假期,国内旅游市场迎来了久违的火爆场面,民众出行热情高涨。这一盛况背后,两大因素功不可没:一是五一假期延长至五天,为人们提供了更为充裕的时间进行长途旅行;二是全国大部分地区天气晴好,进一步激发了民众的出游意愿。这两大因素共同作用,使得今年五一假期的人员流动量显著增大。
然而,在五一假期的出行热潮中,比亚迪却意外成为了部分网友“讨伐”的对象。在一些短视频平台上,流传着一些观点相似的视频,它们直指一个核心问题:即便是拥有兆瓦闪充、800V/900V高压平台等先进技术,面对节假日出行高峰,电动车依然可能陷入充电困境。问题的根源在于,许多电动车的充电电压上限尚不到400V,这些车辆在充电桩前长时间占位,导致后续支持高倍率充电的车辆也只能无奈等待。
这些观点看似有理,但实际上,比亚迪或许有些冤枉。虽然比亚迪宣布将在短期内布设5000座兆瓦闪充站,但在高速服务区,目前尚未铺设此类充电站。同时,比亚迪新上市的唐L EV、汉L EV等车型在市场上尚属少见,因此对应的充电桩和适配车型均较为稀缺。因此,所谓的“兆瓦闪充”无用论,在某种程度上,对比亚迪而言更像是一场误会。
从逻辑上讲,即便比亚迪兆瓦闪充站未来在服务区陆续落地,也不太可能对所有不支持400V以上充电电压的电动车开放。这一点可以参考理想超充站的做法,它们通常会设置两种充电桩:一种是对所有新能源车型开放的2C快充桩,另一种则是对特定车型开放的5C超充桩。因此,比亚迪兆瓦闪充站未来很可能也会采取类似的运营模式,优先服务具备兆瓦闪充能力的比亚迪车型,同时也向其他具备900V高压平台或兆瓦级快充能力的车型开放。
对于兆瓦闪充级别的充电站而言,它们存在的意义在于实现超快速补能。因此,这些充电站不太可能被低速充电的电动车长时间占据。为了提高充电效率,兆瓦闪充站可能会采取一些措施,如设置占桩费用等,以确保充电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因此,从长远来看,比亚迪兆瓦闪充站有望在缓解电动车充电难题方面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