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在周四举办的年度Tech World大会上,正式推出了其覆盖全场景的“超级智能体矩阵”。这一创新举措标志着联想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深度布局迈出了重要一步。
联想此次发布的新品阵容涵盖了面向个人、企业及城市的智能系统,以及与顶尖研究机构合作开发的先进AI推理引擎。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在会上宣布,“设备绑定智能体”的时代已经结束,取而代之的是超级智能体将与“人”而非“硬件”绑定,使每个人都能拥有专属的AI系统。
历经八年的AI探索,联想正从传统硬件制造商向认知基础设施提供商转型。继去年推出小天AI PC助手后,联想此次引入了全新类别的AI——超级智能体。这类智能体具备三大核心能力:感知与交互、认知与决策,以及自主进化。
“这不再仅仅是一个工具,”杨元庆强调,“它是面向个人和企业的认知操作系统。”
在个人版方面,名为“天曦”的智能体能够实现跨设备无缝访问日历、邮件及个人云存储,并根据对用户需求的实时理解自主安排任务。该系统已在四款联想AI智能终端上可用,并将支持符合硬件标准的现有设备升级。
联想集团执行副总裁、中国区总裁刘军透露,联想AI PC的销量已突破百万大关,用户满意度、活跃度和净推荐值等性能指标均稳步提升。
针对企业用户,联想推出了“乐享”超级智能体,旨在整合销售、采购及供应链。乐享基于四层“设备-边缘-云-网络”架构构建,利用混合云基础设施和私有数据打造垂直AI解决方案。
“我们今年的目标是,用‘硅基员工’替代30%的工作流程,”刘军表示。
为支持这一转型,联想自建了AI应用库和模型工厂,并计划通过应用通用和垂直AI模型,将智能体拓展至更多行业。
联想还瞄准了城市市场,推出了“1×N”智能系统架构。在五夷山和宜昌等地的试点项目中,联想城市智能体在数字治理和社会服务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使联想成为中国AI驱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参与者。
随着边缘AI的快速扩展,联想强调了轻量级模型和强大本地处理能力的重要性。公司与清华大学及无锡芯研院共同开发了联想推理加速引擎,以推动软硬件协同。
该引擎通过更快的预加载、更低的内存使用、减少的能耗和更短的推理时间,提升了边缘侧AI的性能,使AI更加高效和可持续。
杨元庆预计,得益于芯片和模型的进步,边缘AI能力将在未来12个月内实现三倍增长。
在超级智能体访问更多敏感个人和企业数据的同时,联想强调,安全和隐私是“不容妥协的价值”。其即将推出的AI平台将集成深度伪造检测和可信计算框架,覆盖个人和云环境。
针对人们日益增长的AI取代人类工作的担忧,杨元庆给出了定心丸:“无需担心被AI取代,但停滞不前绝非良策。”他呼吁个人和组织掌握AI工具,“不断打破自我设定的界限”。他指出,“在AI时代,那些最能利用技术的人将成为最终的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