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AI大模型领域的两大巨头——Kimi与OpenAI,不约而同地透露了对社交和内容社区的浓厚兴趣,这一动向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
据报道,OpenAI正考虑开发一款社交软件,尽管具体定位尚未明确,但已有猜测其或将作为一个独立应用面世,或集成至ChatGPT中,成为新功能板块。与此同时,Kimi也展现出对内容社区的浓厚兴趣,这一战略调整似乎预示着AI大模型企业正重新审视并重视起曾经被互联网大厂边缘化的社区形态。
网络社区在互联网历史上并不陌生,天涯论坛、猫扑等早期社区曾是流量的聚集地。然而,随着微博、微信等新兴社交平台的崛起,这些传统社区逐渐式微,受限于改版难度、功能局限及商业化瓶颈,最终淡出大众视野。尽管如此,社区的核心价值——聚集具有共同兴趣的用户,促进交流与互动,形成稳固的用户关系链——依旧被视作互联网产品的宝贵财富。
豆瓣、B站、知乎等当代活跃社区,正是通过构建优质内容生态,吸引并留住用户,进而形成庞大的用户基础与活跃的社区氛围。这些社区不仅提供了丰富的交流平台,还通过精细化运营,将流量、内容与用户关系链转化为商业潜力,成为超级入口的有力竞争者。
对于AI大模型企业而言,内容社区的魅力在于其能够延长用户停留时间,增强用户粘性,解决当前AI工具“用完即弃”的困境。通过运营社区,企业不仅能吸引新用户入驻,提高日活,还能将社区作为产品测试场,利用AI技术抓取热点撰写简讯,收集大量数据以优化模型。社区还充当了官方与用户沟通的桥梁,便于收集用户反馈,指导产品开发方向。
然而,运营社区并非易事。优质内容是吸引用户的关键,但随着用户量增长,内容质量往往面临挑战。同时,商业化与内容安全也成为社区发展的难题。知乎与B站虽以优质内容起家,但在商业化道路上屡遭困扰。AI大模型企业在追求用户留存与使用时长的同时,也需为未来的商业模式考量。
当前,AI大模型行业已进入新阶段,烧钱换市场的策略已不再是主流。腾讯元宝借助DeepSeek技术实现低成本高效能,通过大规模广告投放与微信导流,成功弯道超车,成为行业焦点。然而,这一模式对于资金与资源有限的小厂与创业公司而言,难以复制。因此,探索新的增长路径成为AI大模型企业的共同选择。
在此背景下,Kimi与OpenAI等AI大模型企业转向内容社区与社交领域,试图通过提供一站式服务,满足用户多元化需求,打破“超级助手”的角色定位。这一大胆尝试能否为AI大模型行业开辟新天地,尚需时间检验。但无疑,这一动向为行业带来了新的思考与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