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啤酒行业的并购版图上,青岛啤酒(600600.SH)近日落下了一枚不同寻常的棋子。5月7日,这家啤酒巨头宣布将全资收购山东即墨黄酒厂有限公司(简称“即墨黄酒”),以此作为跨产业布局的重要一步,目标直指非啤酒业务领域的拓展。
此次收购,青岛啤酒掷出6.65亿元巨资,意在将即墨黄酒纳入麾下,成为其全资子公司。即墨黄酒,这家拥有70余年历史的老字号企业,以生产“即墨老酒”闻名,产品线涵盖黄酒、气泡酒、白酒等多个品类,价格区间广泛,从亲民到高端均有布局。
青岛啤酒的这一举动,背后折射出的是啤酒行业面临的增长瓶颈。随着国内啤酒市场规模触顶,销量和收入双重下滑的压力迫使啤酒巨头们寻求新的增长点。青岛啤酒也不例外,尽管其在高端化道路上持续探索,但单一的故事线已难以满足市场对其未来发展的期待,多元化战略势在必行。
即墨黄酒的加入,青岛啤酒寄望于实现产品线的丰富和市场渠道的拓宽。更重要的是,即墨黄酒与啤酒在销售淡旺季上的互补效应,被视为青岛啤酒解决第四季度亏损难题的一把钥匙。啤酒的旺季集中于夏季,而黄酒则在春、冬季节更为畅销。青岛啤酒希望借此构建跨品类产品组合,增强市场竞争力。
然而,前路并非一片坦途。黄酒市场本身受到品类和地域的局限,且整体市场呈萎缩趋势。即使是古越龙山(600059.SH)、会稽山(601579.SH)等黄酒上市公司,也面临着业绩增长的压力。青岛啤酒能否在黄酒领域打开一片新天地,尚需时间验证。
值得注意的是,青岛啤酒的多元化探索并非首次。早在跑马圈地、争夺市场份额的时期,青岛啤酒就已通过一系列并购成为全国性啤酒公司。但主营业务单一的问题始终存在,削弱了公司的抗压能力。随着啤酒行业步入存量竞争阶段,青岛啤酒也未能幸免于销量和收入的下滑。
在业绩倒退的背景下,青岛啤酒加快了多元化步伐。今年3月,青岛市国资委的一则消息透露出青岛啤酒集团与青岛饮料集团进行战略重组的信号,青岛饮料集团旗下拥有崂山矿泉水、青岛葡萄酒等多个品牌,产品涵盖葡萄酒、威士忌、白兰地等品类。这意味着,青岛啤酒的非啤酒业务或将进一步拓展至烈酒领域。
然而,多元化之路并非坦途。华润啤酒的“啤+白”战略就是一个例证。尽管斥资超百亿元切入白酒赛道,但两年下来,白酒业务的表现并不理想,华润啤酒的整体业绩也出现下滑。啤酒巨头能否成功跨界至白酒或黄酒领域,目前尚无法判定。但可以确定的是,青岛啤酒正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