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煤电与光伏资产大腾挪,“绿电之王”国电投战略转向背后深意何在?

   时间:2025-05-11 09:03:16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日,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国家电投)在能源资产布局上展现出新的动向,继之前大规模出售光伏电站后,这家被誉为“绿电之王”的能源巨头又开始着手煤电资产的内部重组与整合。这一系列动作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

5月5日晚间,国家电投旗下的A股上市公司电投能源(SZ:002128)对外发布公告,计划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收购国家电投集团内蒙古白音华煤电有限公司(白音华煤电)的全部股权。此举看似是一次普通的市场交易,但与其之前大规模抛售煤电资产的行为相比,无疑透露出国家电投在能源战略上的深刻变化。

回顾过去,国家电投在煤电资产的清理上曾表现得颇为决绝。一方面,国家“双碳”目标的提出促使电力央企加速向可再生能源转型;另一方面,2021年至2022年间,煤炭价格的飙升导致煤电业务连续两年巨额亏损,进一步加速了国家电投的煤电资产剥离进程。尤其是在那段时期,国家电投旗下煤电企业亏损严重,部分电厂甚至资不抵债,但仍需承担保证电力供应的重任。

在此背景下,国家电投与中煤集团等煤炭企业达成了一系列煤电资产出售协议,旨在通过煤电联营的方式减轻自身负担。然而,随着新能源装机的快速增长,国家电投在新能源领域的领先地位日益凸显,但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2024年以来,国家电投开始大规模出售光伏电站资产,涉及装机容量超过3.2GW,交易金额约180亿元。这一举动引发了业界对国家电投新能源战略调整的猜测。

然而,在国家电投抛售新能源资产的同时,其又突然转而积极盘活煤电资产,这一转折无疑更加令人费解。对此,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国家电投此举背后有着深刻的行业背景和市场逻辑。一方面,随着新能源装机的快速增长,电力系统对灵活性调节电源的需求日益迫切,煤电作为提供灵活性调节和支撑的主力军,其作用得到了重新审视。另一方面,新能源项目在消纳方面面临着巨大挑战,尤其是在电力现货市场出现超低电价甚至负电价的情况下,新能源项目的收益问题愈发凸显。

在此背景下,国家电投选择将煤电资产进行内部重组,不仅有助于巩固其电力保供的基本盘,还能为新能源装机提供必要的灵活性调节支撑。同时,通过优化煤电与新能源资产的配比,国家电投能够更好地应对新能源消纳难题,提升新能源项目的盈利能力。这一战略调整无疑体现了国家电投在能源转型过程中的深刻洞察和理性选择。

值得注意的是,国家电投在煤电与新能源资产的配置上并非孤例。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加速推进,如何平衡好煤电与新能源的关系、实现两者的互补与协同发展已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在这一过程中,国家电投的战略调整无疑为其他电力央企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国家电投在新能源领域的探索也并未止步。尽管在光伏电站资产上有所抛售,但其在风电、储能等新能源领域的布局仍在持续加强。通过不断优化资产结构、提升运营效率和技术创新能力,国家电投正致力于打造一个更加绿色、高效、智能的能源体系。

然而,面对新能源消纳难题和电力系统灵活性调节需求的双重挑战,国家电投仍需不断探索和创新。通过加强与其他能源企业的合作、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完善市场机制和政策环境等多方面的努力,共同推动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和能源转型的深入发展。

在这一过程中,国家电投作为“绿电之王”的引领作用不容忽视。其战略调整和市场动向不仅反映了能源行业的深刻变化和发展趋势,也为其他能源企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未来,随着能源转型的深入推进和新型电力系统的不断完善,国家电投有望在能源领域继续发挥引领作用,为推动我国能源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