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苹果创新乏力,华为小米AI企业抢滩,iPhone风采不再?

   时间:2025-05-12 17:20:09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期,科技界传来一系列关于苹果公司的深度分析,揭示了这家科技巨头面临的挑战与新兴竞争对手的崛起。据彭博社专栏作家马克·古尔曼的最新报道,苹果因推出外观相似的新产品而遭受负面影响,这一趋势已开始显现其弊端。古尔曼指出,iPhone销量已触及2023年的低谷,而Apple Watch的收入据分析师估算在去年下降了14%。尽管这些数据依然远超行业平均水平,但它们无疑敲响了警钟,表明苹果当前策略难以维持持续增长。

自2017年iPhone X惊艳亮相后,苹果采取了更为保守的产品迭代策略,缺乏令人眼前一亮的设计革新。Vision Pro的低调发布更是凸显了这种风险规避态度。消费者更换设备的周期延长,加之即将推出的新功能如设备内置智能、电池续航提升及摄像头小幅升级,往往延迟推出或仅针对特定市场,进一步削弱了其吸引力。

与此同时,中国智能手机市场正经历一场变革,尤其是可折叠手机领域,其增长速度几乎是整体市场的三倍。华为、小米、荣耀等中国厂商凭借这一实质性卖点,在欧洲和东南亚市场迅速扩张。这些公司推出的第二代铰链和更明亮的内面板,为消费者带来了显著变化,相比之下,iPhone 16在外观和手感上几乎与前代无异。加之美国关税政策的潜在影响,苹果面临硬件利润率下滑的风险,舒适区正不断被挤压。

人工智能领域的变革也对苹果构成了威胁。随着用户转向ChatGPT和Perplexity等聊天机器人,苹果设备上的谷歌搜索查询量首次出现下滑,这一趋势直接威胁到苹果服务业务中约200亿美元的搜索版税收入。苹果服务部门前高管埃迪·库伊在谷歌反垄断听证会上发出预警:“十年后,iPhone可能不再是必需品。”这一言论虽为法庭策略,却也透露出苹果内部的深切忧虑。

苹果若无法有效应对折叠屏手机热潮,未能基于大型语言模型对Siri进行全面革新,且全新类别设备如智能眼镜、家用机器人等尚需两三年才能面世,那么苹果自2007年以来引领的创新势头或将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古尔曼强调,苹果的创新引擎必须尽快摆脱停滞状态,否则将面临行动更为迅速的竞争对手抢占先机的风险。这一观点在业内引发了广泛共鸣,许多苹果用户对此亦持有相同看法。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