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的内网“阿里味儿”,曾是这个科技巨头内部活力与开放的象征。员工们在这里不仅能找到日常生活的便利,如租房、拼车、交友,还能就公司内部的各类问题进行公开讨论。一个菜鸟网络的员工可能会就双十一的购物体验提出质疑,而淘宝的员工则可能直接向高德地图的员工反映打车问题。更特别的是,这里的氛围鼓励员工对高管提出挑战,甚至通过减少“芝麻分”来表达不满,高管们在这里似乎并没有特权。
然而,随着阿里巴巴在2023年进行“1+6+N”的组织分拆,内网的景象也随之发生了巨变。各个业务集团开始独立运营,内网也随之被分割,不同业务之间的员工难以再看到彼此的讨论。菜鸟的员工不再了解淘宝的核心讨论,国际电商的员工也只能在自己的小圈子里交流。这种分隔不仅体现在信息的流通上,更在无形中加剧了不同业务单元之间的层级感和疏离感。
但在两年后,即阿里日(5月10日)的前夕,这一分隔被以一种突如其来的方式打破。员工们惊讶地发现,他们又能访问“阿里味儿”了。这一变化没有事先通知,也没有公告,但它确实发生了。阿里集团的CEO吴泳铭随后在这个对内开放的平台上发布了一篇题为《回归初心 重新创业》的帖子,呼吁所有阿里人放下过去的成就,以创业者的心态迎接新的挑战。
紧接着,在阿里集团成立26周年的当天,阿里永久合伙人、董事会主席蔡崇信强调了业务之间的战略协同性。他指出,AI已经成为阿里所有业务的核心驱动力,而未来的关键在于让这些业务验证AI技术的商业化路径,同时为集团积累用户行为数据,形成技术迭代的良性循环。这一系列动作,伴随着创始人马云回归的传言,似乎预示着阿里正在迎来一个新的转折点。
对于那些经历过阿里内网“黄金时代”的老员工来说,内网的重新打通无疑让他们看到了希望。他们回忆起过去在内网上与高管交锋、与同事辩论的日子,那种开放和坦诚的氛围让他们感到自豪。而现在,他们期待那种氛围能够再次回归。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对内网的重新打通持乐观态度。一些员工认为,这只是一个信号,他们更关心的是转岗等实际问题是否能够得到解决。他们指出,虽然内网打通了,但阿里集团不太可能再次回到“1+6+N”之前的统一中台模式。这种变化更多地是一种公关策略,旨在塑造信心,而全面的业务协同可能并不会那么多。
无论如何,内网的重新打通确实为阿里带来了一定的积极影响。它让员工们再次感受到了作为一个整体的“阿里人”的身份认同,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讨论和交流的平台。在过去几年中,阿里在业务上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和政策、舆论危机,士气一度低落。而现在,随着AI技术的兴起和内部调整的逐步完成,阿里似乎正在找回过去的活力和战斗力。
对于那些一直关注阿里的人来说,内网的这一变化无疑是一个值得关注的信号。它反映了阿里在组织和业务上的不断调整,也体现了这家公司在面对挑战时的灵活性和适应能力。而对于阿里自己来说,内网的重新打通不仅是一个技术上的变化,更是一个文化和心理上的重要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