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奥乐齐火爆背后:中国零售业的新启示,它比胖东来更易学?

   时间:2025-05-15 14:07:37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期,ALDI奥乐齐,这一在上海素有“经济实惠之选”美誉的零售品牌,正式迈出了向外扩张的步伐,在苏州与无锡同日开业的两家新店迅速成为当地消费者的热门打卡地。据统计,开业当天,两家门店共吸引了超过3万人次顾客进店消费,场面异常火爆。

这股热潮在五一假期期间依然持续不减,两家奥乐齐门店内人头攒动,尽管门店面积仅有几百平方米,但每时每刻都有上千名顾客在店内选购商品。商品被一箱箱地搬走,货架上的商品迅速被一扫而空,门店入口与收银台前更是排起了长龙。

然而,与此同时,中国零售行业的另一番景象却显得截然不同。诸如大润发、永辉等大型超市正面临着客流量锐减、门店纷纷关张的困境。据统计,永辉超市在2024年前三季度关闭了186家亏损门店,累计闭店数量超过30%;大润发关闭了20家大卖场,沃尔玛上半年关店至少14家,家乐福在全国范围内仅剩4家门店;盒马在北京的最后一家X会员店也将关闭,全国范围内的会员店数量仅剩5家。

这一行业震荡不禁让人联想到日本在“失去的三十年”期间所经历的相似历程。从1990年开始,日本经济陷入低迷,股市与房地产市场双双下跌,大量工业企业外迁,本土企业破产数量激增,失业率攀升,居民收入大幅下降。在这样的背景下,曾经繁华的百货商场逐渐衰落,取而代之的是一场“低价革命”。奢侈品销量大幅下滑,家电、家装等传统刚需消费也大幅缩水,而预制菜、咖啡饮料、大众美妆等廉价消费却逆势增长。

在这场零售变革中,以大创、Seria为代表的百元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它们通过从义乌直采压低进货成本,并以“轻人力模式”控制运营开支,迅速占领了市场。与此同时,优衣库与无印良品也凭借“平价高品质”与“去logo化实用主义”的经营理念崛起,成为行业的佼佼者。

如今,这段日本零售史所揭示的规律正在中国市场重现。随着消费力的下降,那些能够精准满足消费者核心需求、提供极致性价比的零售模式开始崭露头角。其中,奥乐齐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奥乐齐起源于德国,2019年在上海试水时并不顺利,直到2023年转型主打本土化“好货低价”的经营策略后,才开始在社交媒体上走红。奥乐齐深谙中国市井规则与文化,开业时推出“打卡免费领鸡蛋”、“满额立返优惠券”、“惊喜抽奖”等接地气的营销活动,迅速吸引了大量顾客。在线上,奥乐齐也充分利用社交媒体和短视频进行宣传,进一步扩大了品牌影响力。

在运营策略上,奥乐齐针对山姆超市包装过大、需要会员费等问题,主打便宜、小包装、无需会员费的特点。其招牌产品如9.9元4拼的瑞士卷、3.9元8片的卫生巾、7.9元950ml的鲜牛奶等,深受消费者喜爱。为了控制成本,奥乐齐的门店面积较小(500-1000平方米),员工数量也较少(每班仅4人),同时精简SKU(约2000个),既减少了消费者购物的纠结程度,又增强了面对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奥乐齐还通过自有品牌和本土化采购进一步降低成本。目前,其自有品牌产品占比超过90%,80%的供应商为中国企业,且就近采购以降低物流费用。奥乐齐内部分析认为,生鲜品类的热销是其能够在上海和苏南站稳脚跟的关键。据统计,奥乐齐2024年的生鲜销售额增长了38%。

相比之下,胖东来虽然也是国内零售行业的一大热门品牌,但其成功离不开当地的文化土壤和创始人的个人魅力,难以被其他企业复制。而奥乐齐则更符合当前中国零售行业的实际情况,其在供应链管理、人力成本控制等方面的优势与中国零售行业的现有资源与能力高度契合,更具复制推广的可行性。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