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这一销量波动,小米公关部门迅速作出反应。小米公关负责人王化不仅关注了外界的反馈,还特别查阅了4月10万元以上轿车销量排行榜,以作为对比参照。他同时指出,每个小长假期间,消费者的注意力往往会转向旅游和休闲等领域,因此,销量数据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消费周期的影响。他强调,仅凭销量数据就进行主观臆断,是不专业的做法。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讨论的小米汽车销量实际上是指“上险量”,即车辆完成交付后用户办理保险的数据,而非实际的订单数量。据悉,小米汽车目前仍有超过20万的积压订单等待处理。这表明,上险量的下滑并不直接反映小米汽车的销售情况,而可能更多地揭示了生产与交付环节的问题。换句话说,上险量的下降可能与小米汽车的产能波动有关。
有汽车行业专家分析认为,小米汽车上险量的持续下滑可能与即将上市的新车型YU7有关。作为小米汽车旗下的首款纯电SUV,YU7预计将在今年6月或7月正式亮相。按照行业惯例,小米汽车工厂可能已经开始了YU7的生产,这些车辆将用于测试和展示。在只有一座工厂的情况下,YU7的生产可能会挤占现有车型SU7的产能,从而影响其交付进度,导致上险量出现连续下滑。
王化在回应中也提到了消费者注意力转移的问题。他指出,假期前后,消费者往往更关注旅游和休闲等领域,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汽车市场的销量。因此,在分析小米汽车销量数据时,需要考虑到这一消费周期的影响,避免过于片面和主观的判断。
小米汽车上险量的连续下滑可能与新车型YU7的生产、消费者注意力转移以及产能波动等多种因素有关。在面对销量数据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进行客观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