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汽车行业,一场由本土车企引领的价格与配置竞争风暴,正悄然推动上游供应链企业的成长与蜕变。HUD(抬头显示)领域,便是一个生动的例证。近期,国内HUD行业的佼佼者——泽景科技,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拟在主板IPO上市,海通国际与中信证券担任其联席保荐人。
泽景科技,这家成立于2015年的创新企业,几乎与国内造车新势力如蔚来、小鹏、理想等同步崛起。其业务增长轨迹,与这些新兴车企的发展步伐不谋而合。据招股书披露,从2022年至2024年,泽景科技的营收规模从2.14亿元飙升至5.7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64%以上。而其首批及主要客户,正是蔚来与理想。
回望过去,HUD技术曾一度被视为高端车型的专属配置,市场规模有限,渗透率极低,供应商也多为博世、电装等国际大厂。然而,随着造车新势力掀起的汽车智能化浪潮,以及后续车企跟进的“科技平权”策略,HUD技术迅速普及,市场规模也随之扩大。
泽景科技,自诩为中国创新智能座舱视觉、交互解决方案的先行者与领军者。其核心产品包括挡风玻璃HUD(W-HUD)解决方案CyberLens,以及增强视觉HUD(AR-HUD)解决方案CyberVision。公司还提供测试解决方案及其他创新视觉技术解决方案等辅助业务。凭借这些创新产品,泽景科技在HUD市场迅速站稳脚跟。
在市场份额方面,泽景科技表现出色。据招股书数据,按2024年销量计算,泽景科技以16.2%的市占率,位居中国车载HUD解决方案供应商第二位;在W-HUD领域,其市占率达到17.8%,同样排名第二;在AR-HUD领域,其市占率为13.7%,位列第三。这一成绩,对于一个成立不足十年的企业而言,实属不易。
泽景科技的崛起,与其创始团队的深厚背景密不可分。联合创始人兼董事长张涛,是一位兼具技术与管理经验的汽车行业老兵,曾在上汽大众任职20年。另一位联合创始人张波,主管技术,拥有丰富的电子领域经验。这样的组合,为泽景科技拿下蔚来等大客户的订单奠定了坚实基础。
资本市场上,泽景科技同样备受青睐。自成立以来,公司已累计完成9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吉利、一汽、小米相关顺为资本等。最后一轮融资后,公司估值近26亿元。这些资金的注入,为泽景科技的业务扩张和技术研发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产品方面,泽景科技的W-HUD和AR-HUD技术均已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其中,W-HUD技术通过挡风玻璃投影显示技术,将驾驶信息投射到驾驶员视线前方的挡风玻璃上,为驾驶员提供便捷的驾驶信息。而AR-HUD技术则通过高精度AR算法和光学成像技术,将虚拟信息与真实道路场景动态叠加,为驾驶员提供更直观、深入的驾驶辅助信息。
从财务表现来看,泽景科技近年来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收规模持续增长,毛利率稳步提升。虽然公司仍在亏损过程中,但亏损幅度已有所收窄。同时,公司对大客户的依赖程度也有所降低,前五大客户营收占比逐年下降。
展望未来,随着国内车企配置竞争的持续升级,HUD市场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据灼识咨询预测,到2029年,中国车载HUD市场规模将达到1270万台,渗透率达到40.9%。泽景科技作为国产汽车HUD解决方案的头部供应商,将有望在这一市场中占据更大的份额。
值得注意的是,泽景科技不仅着眼于国内市场,还计划通过本土汽车厂商出海或与海外主机厂直接合作,抓住海外市场机遇。这一战略部署,将为公司未来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随着汽车行业智能化、电动化趋势的加速推进,HUD技术将成为未来智能驾驶舱的重要组成部分。泽景科技作为这一领域的佼佼者,将有望在这一变革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