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短视频行业作为互联网领域的一股强劲势力,吸引了众多上市公司的驻足,其中包括快手(01024.HK)、腾讯控股(00700.HK)、百度集团(09888.HK)、哔哩哔哩(09626.HK)以及拼多多(PDD.O)等知名企业。这些公司在短视频领域的布局,不仅推动了行业的快速发展,也引发了市场的高度关注。
据最新数据显示,短视频行业的投融资活动近年来呈现出一定的波动。自2011年起,该行业的融资规模先经历了快速增长,特别是在2016至2018年间,众多短视频新品牌成功获得融资,行业热度空前高涨。然而,自2019年以来,短视频行业在资本市场上的表现逐渐降温。截至2025年4月21日,仅发生了3起融资事件,这表明短视频行业的投融资热度有所减退。
从单笔融资金额来看,短视频行业的融资水平在过去几年中相对稳定,多数年份的单笔融资金额维持在5000万元至1亿元之间。尽管在2018至2019年和2024年,单笔融资金额曾突破3亿元大关,但总体而言,该行业的融资规模并未出现大幅飙升。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的三次融资事件平均单笔融资金额为0.77亿元,显示出行业融资的稳健性。
在投资轮次方面,短视频行业的战略投资占据了主导地位,近三年共发生了17次战略投资事件。这表明,成熟企业正在通过资本运作来巩固市场地位或拓展业务版图。同时,早期投资(包括种子轮和天使轮)也保持了较高的活跃度,共发生了15次投资事件,显示出行业仍然具有强大的创新能力和吸引力。A轮及之前的投资轮次较多,反映了资本市场对成长型企业的支持;而中后期融资相对较少,可能与行业竞争格局逐渐稳定有关。
从地域分布来看,短视频行业的投融资活动主要集中在北京和上海两大城市。这两个地区的企业融资数量最多,均达到了10起,其次是广东和浙江。这些地区经济发达,文娱产业和资本市场均较为成熟,为短视频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在投融资方向上,短视频行业的热点逐渐聚焦于运营服务和内容制作领域。特别是随着AI技术的兴起,AI技术内容制作成为了短视频行业的新宠,近三年共发生了6起相关融资事件。软硬件技术研发也获得了一定的关注,但相比之下,资本对其的重视程度略显一般。在运营服务领域,MCN服务机构和IP创新服务平台等细分赛道备受青睐,分别获得了6起和5起融资。
在投资者方面,短视频行业的投资主体以资本类组织机构为主,占比接近64%。这些机构包括非凡资本、红杉中国等知名企业。也有部分实业类企业参与了短视频行业的投资,如百度、果麦文化等。这些投资者的加入,为短视频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和市场机遇。
在兼并收购方面,短视频行业的兼并重组事件类型多样。其中,中游企业通过横向收购来扩大规模、丰富产品线、完善产业链布局成为主流趋势。同时,也有少数投资公司通过收购行业公司股权来实现资产管理。这些兼并重组活动不仅推动了短视频行业的资源整合和产业升级,也为行业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