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内蒙古呼伦贝尔的广袤大地上,一项矿业领域的创新壮举于近日成功上演。5月15日,全球首次百台无人电动矿卡“华能睿驰”的投运现场发布会顺利举行,标志着我国矿山无人驾驶技术迈出了从实验探索到规模化应用的关键一步。
活动现场,我国首个百台级纯电动无人驾驶矿用卡车集群正式亮相并投入运营。这一壮举不仅彰显了我国在智能矿山建设方面的加速推进,更为全球矿业领域的智能化转型树立了新的标杆。
据了解,“华能睿驰无人电动矿卡”项目集成了无人驾驶、5G通信、智能换电、智能安全管控等一系列核心技术,实现了运输环节的零碳运行。该项目通过光伏绿电为矿卡提供动力,经专家组鉴定,整体技术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华能伊敏露天矿矿长舒应秋在发布会上表示,这批纯电动无人驾驶矿卡不仅动力强劲,单车综合运输效能达到人工的120%,而且能够在零下40℃的极寒天气下连续作业,满足电动矿卡在高颠簸、振动、冲击工况下的运行要求。这些矿用卡车取消了传统的驾驶室设计,车内安装了564千瓦时的磷酸铁锂电池组,单次换电时间小于6分钟,一次充满电最多需要1小时,满电状态下可拉载90吨货物行驶约60公里。
这批无人电动矿卡还攻克了高寒环境下纯电驱动、智能换电、多模态感知融合等关键技术难题,创下了无人驾驶电动矿卡领域的三项世界纪录:全球最大吨位、最快运行速度、最低运行温度(-40℃)。项目首创的“分钟级更新”高精众包地图技术,实现了全流程自动化矿区运输,填补了行业空白。
官方数据显示,这批百台无人矿卡每年可替代柴油超过1.5万吨,减排二氧化碳4.8万吨,具有显著的绿色低碳优势。同时,这些矿卡还具备自主感知、规划、决策功能,并搭建了智能调度、设备监管等平台,实现了采、运、排及换电等全流程自动化作业能力。
此次“华能睿驰”无人电动矿卡的成功投运,不仅是对我国矿山无人驾驶技术的一次重大检验,更为全球矿业领域的智能化转型提供了宝贵经验。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应用的不断拓展,相信智能矿山建设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