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家坐落于美国西雅图的新兴企业Interlune,正式亮相了其创新的月球采矿设备原型。这款设备被设计为能够高效挖掘月球表面的尘土,即月壤,以提取珍贵的氦-3资源。据悉,该设备每小时的挖掘能力可达110吨,目标直指月球上丰富的氦-3储备。氦-3,作为一种潜在的未来聚变反应堆燃料,在地球上的储量极为有限,但在月球上却似乎蕴藏着大量的资源。
Interlune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罗布·梅耶森,在公司的一份声明中强调了月球作业对设备性能和可靠性的极高要求。与此同时,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加里·赖也指出,这种大规模、高效率地从月球开采氦-3的尝试是前所未有的,代表着月球资源开发领域的关键技术突破。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Interlune与拥有70年历史的农业和工业设备制造商Vermeer携手合作,共同开发了这款原型机。赖表示,他们对目前的测试结果感到非常满意,并期待进入下一阶段的开发。据悉,Interlune的太空资源开发计划分为四个步骤:挖掘、筛选、提取和分离。在去年成功测试了小型版本后,公司决定加速推进全尺寸原型机的建造。
氦-3作为一种潜在的革命性燃料,其未来应用前景广阔,引起了全球多个国家的关注。美国、中国和日本等国家都围绕这种稀有氦同位素的开采展开了深入研究。然而,伦敦大学伯克贝克分校的行星科学与天体生物学教授伊恩·克劳福德却提出,从月球开采氦-3并将其运回地球的成本可能使其在短期内难以成为经济可行的能源。他强调,开采、提取和运输月球氦-3所需的巨额投资和基础设施意味着,在一段时间内,地球上的传统能源可能仍然更具竞争力。
尽管如此,Interlune和Vermeer仍然是众多致力于推动月球及周边未来产业发展的公司和组织之一。例如,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在2023年启动了10年月球架构(LunA-10)能力研究,并选定了14家公司,鼓励它们为月球经济的发展提供创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