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老景区人潮汹涌却难掩亏损,旅游企业何去何从?

   时间:2025-05-20 20:29:04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随着旅游市场的持续回暖,旅游业的景象呈现出复杂的两面性。一方面,游客们纷纷涌向各大景点,享受着久违的旅行乐趣,但随之而来的是机票、酒店价格的上涨以及热门景点的拥挤不堪。携程平台的数据显示,端午假期的国内周边游预订量较去年增长了23%,预示着继五一小长假后,旅游市场又将迎来一波小高峰。

然而,与游客的热情高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不少景区类旅游企业的日子并不好过。据Wind数据显示,在18家景区类上市公司中,2024年仅长白山、西藏旅游、宋城演艺和九华旅游实现了营收和利润的双增长,其余公司大多面临营收下滑甚至亏损的局面。其中,桂林旅游因“5年亏损10亿”而登上热搜,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桂林旅游的情况并非个例。这些陷入困境的文旅公司中,不乏依靠自然资源优势起家的老景区。例如,坐拥“大唐不夜城”的曲江文旅,尽管拥有顶级文旅资源,但其营收却同比下降了23.67%,净利润更是亏损了0.44亿元。同样,峨眉山、黄山等自然景区也面临着游客数量下滑、收入减少的困境。

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国内出游人次达到56.15亿,同比增长14.8%;国内游客总花费达到5.75万亿元,比上年增加0.84万亿元。然而,在这看似繁荣的旅游市场背后,却是许多景区企业的艰难挣扎。特别是海昌海洋公园、大连圣亚、桂林旅游和张家界等旅游企业,其归母净利润同比降幅均超过100%,亏损情况十分严重。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复杂多样。对于自然景区而言,游客数量的下滑是最直接的痛点。张家界等景区的游客数量从2019年的近8000万人次下降至2024年的3570万人次,接待规模减少了一半以上。这既有景区本身吸引力不足的问题,也有外部环境如主题公园、寺庙游等新兴旅游目的地兴起的冲击。同时,自然景区门票价格的下降也直接影响了其运营收入。

为了应对困境,一些景区企业也在尝试改变。例如,宋城演艺将新开项目聚焦在热门旅游城市和二三线文旅下沉市场,通过多元化经营和更新玩法来吸引游客。去年,宋城演艺成功签约青岛轻资产项目,并推出了一系列沉浸式演出和互动项目,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五一期间,其全国12大千古情景区游客人数和营收均创历史新高。

同样,河南老界岭景区也通过开设沉浸式演出和互动体验项目来吸引游客。在2023年五一假期期间,老界岭的游客人数和收入均实现了大幅增长,刷新了多项纪录。这些成功案例表明,对于如今的消费者而言,旅游需求已经不再是简单的观光,而是更加注重特色和深度体验。

因此,对于老景区而言,如何在保持原有自然风光的基础上,增加特色和深度体验项目,成为其吸引游客、提升收入的关键。随着旅游市场的不断变化和消费者需求的升级,老景区们必须不断创新和改变,才能在这场旅游盛宴中分得一杯羹。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