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蔚小理AEB之争启示:技术路线多元,安全与体验并重才是王道?

   时间:2025-05-22 00:35:00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期,中国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三家领军企业——蔚来、理想和小鹏,就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的技术路径和性能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AEB系统是否需要激光雷达的加持,以及研发时应重点关注的性能指标。

随着讨论的深入,蔚来智能驾驶产品与体验部门的负责人黄鑫在次日凌晨发表了一篇长文,详细回顾了蔚来在主动安全领域的探索历程。黄鑫提到,蔚来通过不断提升响应速度、增加响应目标、扩大响应范围以及降低事故损失,已经在主动安全上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他没有直接表明立场,是否认为AEB需要激光雷达,而是提出了一个新的观点:“与其争论技术路线,不如专注于提升实际的安全价值。”他透露,蔚来在过去一年中通过主动安全的迭代,使车主的平均事故损失降低了25.2%。

这场争论的核心问题可以归结为三个:首先,纯视觉方案能否实现高效的AEB?其次,AEB的刹停速度是否越高越好?最后,AEB技术的竞争应该聚焦于哪些方面?

针对第一个问题,多位智能驾驶工程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不考虑成本的情况下,激光雷达与视觉融合的方案能够显著提升AEB系统的感知能力。激光雷达的精确测距和不受光线影响的特点,与摄像头的远距离探测和低成本优势相结合,能够提升系统的整体识别能力。然而,纯视觉方案虽然硬件上更精简,但对算法策略的要求更高。尽管如此,工程师们认为,通过不断优化算法,纯视觉方案同样可以实现高效的AEB。

关于AEB的刹停速度,黄鑫在长文中指出,AEB实际上有两个速度指标:有效速度和最大刹停速度。有效速度指的是AEB能够减轻碰撞的速度,而最大刹停速度则是指能够完全避免碰撞的速度。虽然高速度的刹停在营销上更具吸引力,但过高的刹停速度也意味着更大的风险,包括后车追尾的风险和误触发的可能性。因此,提升AEB刹停速度和降低误触发几率需要综合考量。

最后,关于AEB技术的竞争焦点,黄鑫的观点是,与其追求更漂亮的数据表现,不如专注于提升安全性本身。他提到,蔚来通过主动安全的持续迭代,已经显著降低了车主的事故损失率。这一观点得到了不少业内人士的认同。他们认为,在智能驾驶和主动安全等前沿领域,百家争鸣的场面是好事,但更重要的是要脚踏实地,注重实际应用场景中的安全性。

这场关于AEB技术的争论不仅揭示了不同技术路线的优劣,也引发了业界对于安全价值的深刻思考。在未来的发展中,各家车企需要更加注重提升安全性本身,而非一味追求测试数据。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为消费者带来更安全、更可靠的智能驾驶体验。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