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港交所的聚光灯下,中国零食量贩行业的佼佼者——鸣鸣很忙集团,正式踏上了IPO的征途。若此番上市成功,鸣鸣很忙将一举夺得“港股零食量贩第一股”的桂冠。
回望这家零食巨擘的崛起之路,其成功秘诀在于精准捕捉了下沉市场的消费脉动。2017年,鸣鸣很忙还只是一家不起眼的街边小店,凭借低价策略、加盟模式及资本的强力助推,它迅速壮大,成为业界的领航者。至2024年末,其门店数量已突破14000大关,年零售额更是高达555亿元。
然而,行业的转折点悄然而至。2023年,赵一鸣、零食很忙、好想来等头部企业通过激烈的价格战和快速拓店,大幅压缩了本土零食品牌的生存空间,国内零食折扣店市场形成了“北万辰,南鸣鸣”的双雄争霸格局。
在这场竞争中,鸣鸣很忙通过压缩加盟商的生存空间来实现自身的增长。从收入结构来看,鸣鸣很忙的绝大部分收入(99.5%)均来自向加盟商销售产品,赚取差价。这一策略,却也让加盟商成为了鸣鸣很忙前行路上的暗礁。2024年,共有273家加盟店因经营不善而关闭,且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这一隐忧愈发凸显。
多位鸣鸣很忙的加盟商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们深感后悔。在2020年,零食折扣店市场竞争尚不激烈,商业模式新颖,开店成本较低,早期入局的加盟商往往能在一年内收回成本,并赚得盆满钵满。然而,到了2025年,想要继续加盟鸣鸣很忙,除非能找到既成本低廉又人流密集的理想点位,否则将面临巨大的挑战。
据计算,一家鸣鸣很忙加盟店的落地成本约为100万元,再加上日常进货、员工工资、水电费等开支,一年的总成本接近200万元。在这样的投入下,一家店的回本周期可能长达2-3年。在行业闭店率高达10%-20%、回本周期超过3年的背景下,新加盟商入局的风险显著增加。
加盟商曹宇(化名)表示,随着2024年下半年行业红利的消退,当前80%的零食折扣店都面临着生意好的门店投资成本高、投资成本低的门店生意差的困境。加盟商投资一两百万元,往往只能勉强维持经营,难以获得可观的回报。
以一家位于高校周边的零食店为例,尽管大学生购买零食的频率高、复购率高、客单价高,但季节性明显,寒暑假期间生意惨淡。同时,高校周边的房租成本高昂,再加上零食折扣店的大店模式,使得房租成本进一步上升。
据曹宇介绍,某地级市160平方米的校园店,每月房租成本为4万元,人工、水电、损耗等开支合计3.1万元。若与友商打价格战,鸣鸣很忙集团会对门店进行补贴,但这也导致了鸣鸣很忙的利润率偏低。当前,零食折扣店行业的综合毛利率为18%,扣除各项成本后,门店的净利润率不足8%。
张航(化名),另一位鸣鸣很忙的加盟商,也证实了行业恶性竞争的问题。他表示,2024年,鸣鸣很忙集团与万辰集团通过增加店面密度、插店、翻店等方式展开激烈竞争,但为此买单的却是加盟商。他的某家校园店因品牌方放入新加盟商后,月营业额从70万元暴跌至40万元,按照18%的综合毛利率计算,至少需要4年才能回本,甚至可能无法回本。
围绕零食折扣店的加密、插店、转让等问题,还衍生出了多重利益链条,进一步加剧了加盟商的损失。优质点位的稀缺性使得招商拓展人员与房东勾结,对加盟商支付的高额转让费进行分成;部分招商拓展人员甚至自己开店或让亲戚朋友开店,占据了原本应该由加盟商开拓的市场。
王梦(化名),一位零食很忙的加盟商,表示零售场景的复杂性和门店稽查检查带来的冲突让加盟商深感无奈。店员整理好的货架常被顾客打乱,被稽查扣分;收银话术还没说完顾客就已支付离店,被以服务态度欠佳扣分。虽然打分低不会直接罚款,但会影响门店的其他方面,让加盟商对检查特别忌惮。
同时,下沉市场消费者对零食折扣店的“抛弃”也让加盟商倍感无奈。刘子航(化名),赵一鸣的加盟商,表示店内软饮料和雪糕虽然动销较好,但利润微薄。随着消费者对性价比的关注加深,零食折扣店靠大牌引流、白牌盈利的模式被识破后,很多消费者只购买软饮料,其他品类零食则通过电商平台购买同款。
在物质丰富的年代成长起来的10后和20后,对零食的挑剔程度远高于其父母。性价比、健康、成本、口感等多重问题仍是零食折扣店需要迫切解决的。尽管零食折扣店在资本市场看似繁荣,但真正契合下沉市场消费习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消费人群的持续减少和客单价的下滑导致国内县域的零食折扣店经常出现开业几个月就转让或苦苦支撑到房租到期后选择闭店的现象。赚钱的点位越来越少,经销商时代遗留的问题也在当下的零食折扣店中延续。为减少亏损,零食折扣店总部会向加盟商强配大日期产品,尽管进货成本由公司和经销商各承担一半,但考虑到对资金和门店货架的占用,加盟商承担的损失远高于总部。
大型连锁集团上市后,为保持市值稳定或上涨,往往会通过打造极致供应链、要求加盟商进货更多商品、增加罚款力度、开拓更多市场等方式实现。然而,零食折扣店受限于SKU众多出海并非易事,只能在国内市场继续内卷,未来加盟商的日子可想而知。
鸣鸣很忙集团与加盟商的割裂现象愈发明显。尽管资本故事美好,但小加盟商们更关心的是投入的百万本金何时能够收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