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智能眼镜市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热潮,众多科技巨头纷纷加入战局。其中,Rokid和meta率先发布了新款智能眼镜,而小米也如期推出了其首款智能眼镜产品。在Google的年度开发者大会上,这家科技巨头明确表示将进军“轻量眼镜”和“头显”市场,进一步加剧了这一领域的竞争。
据最新消息,苹果似乎也对智能眼镜市场虎视眈眈。近日,Apple Vision Pro用户收到了一份官方调查,除了常规的满意度和功能调查外,还涉及苹果尚未涉足的智能眼镜产品,甚至提到了竞争对手Ray-Ban meta。这一系列举动无疑在暗示,苹果即将进军智能眼镜市场。
天风国际分析师郭明錤近日公布了一张苹果Vision产品线的路线图,揭示了苹果在未来三年内对眼镜和头显设备的布局。据该路线图显示,苹果计划在2025年第三季度发布搭载M5处理器的Vision Pro,而在2027年,将推出主打拍摄、音频以及AI功能的智能眼镜“Vision Air”,以及更轻便的设计搭载iPhone处理器的头显设备。2028年还将发布Vision Pro 2和带有显示技术的XR眼镜。
彭博社也爆料称,苹果内部正在探索一款有线版Vision Pro,需要通过连接Mac使用。这一系列新品不仅丰富了苹果的产品线,也展现了苹果在智能眼镜和头显领域的雄心壮志。
郭明錤认为,旧款Vision Pro将在今年晚些时候更新,搭载最新的M5处理器,但其他参数基本保持不变。而将于2027年发布的“Vision Air”则被看作是苹果的“青春版头显”,虽然处理器和镜片性能不如最新款的Vision Pro,但重量更轻,价格也将控制在人民币15000元以内。这一策略旨在降低门槛,拓宽用户市场。
苹果在智能眼镜领域的探索并非一帆风顺。尽管Apple Vision Pro性能强大,但由于其臃肿的形态和过高的售价,销量并未达到预期。因此,苹果正在积极寻求新的产品形态和设计,以降低门槛并吸引更多用户。其中,智能眼镜被看作是承担这一重任的重要产品。
苹果在智能眼镜上的逻辑清晰明了:利用AirPods和iPhone的技术积累,打造一款兼顾佩戴体验、外形设计和出色音质的iPhone配件。未来,苹果还将继续打磨其在AI方面的表现,以进一步提升产品的竞争力。与此同时,苹果还在积极探索为眼镜集成健康传感器,以盘活正在不断收缩的可穿戴业务。
可穿戴业务一直是苹果除了iPhone、iPad之外的出货量支柱。然而,近年来Apple Watch和AirPods的销量增长乏力,导致可穿戴业务收入下降。为了扭转这一趋势,苹果正在加速可穿戴新品的研发,并有望在今年或明年相继面世。其中,包括Apple Watch SE 3、Apple Watch Ultra 3以及AirPods Pro 3等新品。
在探索新产品的过程中,苹果采用了一种“头脑风暴”式的方法,将自家不同的产品结合一起,寻求新的创新点。例如,将Apple Watch的传感器技术应用于AirPods和智能眼镜中,以增强产品的差异化和竞争力。这一策略不仅有助于提升苹果产品的整体实力,也为未来的智能眼镜和头显产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