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荣耀新品大放送:5款AI智能设备,售价区间594元至10999元

   时间:2025-07-05 10:48:57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荣耀于7月2日晚震撼发布了其全新一代大折叠屏手机——荣耀Magic V5,并携一系列生态新品亮相,涵盖了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穿戴设备以及TWS蓝牙耳机等多个领域,为消费者带来了一场科技盛宴。

荣耀Magic V5作为此次发布的重头戏,不仅在性能上实现了常规提升,更在轻薄设计与AI智能体验上取得了显著突破。其机身厚度仅为8.8mm,重量控制在217g,这一成就得益于后盖采用的宇航级特种纤维材料以及铰链精度的微米级提升。荣耀Magic V5配备了一块6.43英寸的外屏和7.95英寸的内屏,两者均支持5000nit峰值亮度、4320Hz的PWM调光以及8T LTPO技术,为用户带来极致的视觉享受。它还搭载了顶级的骁龙8至尊版处理器,最高可选配16GB运存和1TB存储空间,性能表现极为强劲。

在影像方面,荣耀Magic V5内外屏均配备了2000万像素的广角自拍镜头,后置则采用了5000万像素主摄、5000万像素超广角以及6400万像素潜望长焦镜头的三摄组合,支持OIS光学防抖、3倍光学变焦和100倍数码变焦。同时,荣耀Magic V5还强化了YOYO智能体的AI应用能力,用户只需一句话即可实现修图、打车、生成PPT等多种操作,并打通了与苹果、鸿蒙、安卓及Windows设备间的互联互通。

荣耀还推出了全新的全能轻薄本——荣耀MagicBook Art 14。得益于鲁班架构设计,该机重量仅为1kg,最薄处达1cm,拥有三个配色选项,AD面采用微绒工艺,质感十足。荣耀MagicBook Art 14配备了一块14.6英寸的3.1K分辨率可触控OLED屏幕,支持120Hz刷新率、3:2屏幕比例、500nit典型亮度和1600nit峰值亮度,屏占比高达97%,视觉体验极佳。同时,它还内置了2个高音单元和4个低音单元,组成了魔法空间音效系统,提升了影音娱乐能力。

在性能方面,荣耀MagicBook Art 14提供了酷睿Ultra7和Ultra5两种处理器选择,可选配32GB+1TB或32GB+2TB的存储空间。虽然机身轻薄,但它却配备了全能的接口,并支持一键Turbo X开启Turbo模式,散热设计出色,满负荷运行时也能保持安静。在系统层面,荣耀MagicBook Art 14同样提供了丰富的AI互联办公体验,用户可通过YOYO智能体实现AI写作、PPT制作、智慧搜索等多种功能。

荣耀还发布了AI平板电脑——荣耀MagicPad 3。该机配备了一块13.3英寸、3:2比例的3.2K高分辨率屏幕,支持165Hz高刷新率、10.7亿色色彩显示和P3广色域,峰值亮度达1000nit,屏占比高达91%。荣耀MagicPad 3搭载了骁龙8Gen3处理器,最高可选配16GB+1TB版本,内置12450mAh超大容量电池,机身厚度仅为5.79mm,重量为595g。除了作为生产力工具外,荣耀MagicPad 3还是一款娱乐追剧的好选择,内置八扬声器空间音频,追剧观影沉浸感十足。

在智能穿戴领域,荣耀推出了旗舰级产品——荣耀手表5 Ultra。该机采用航天级钛合金机身设计,表盘覆盖蓝宝石玻璃抗刮表镜,支持YOYO智能体深度思考并搜索信息,同时实现了eSIM独立通信功能。荣耀手表5 Ultra支持防猝筛查研究、ECG心电监测、心脑血管风险评估等多种健康监测功能,还拥有40米自由潜模式,能够智能分析运动数据和睡眠数据。它还可以作为腕上导航设备使用,支持手机手表一键互相寻找、微信消息回复等功能。

最后,荣耀还发布了支持AI翻译的开放式耳机——荣耀Earbuds。该耳机提供两种配色选择,佩戴舒适且具有悬浮感,单耳机重量仅为7.9g。荣耀Earbuds内置16mm高灵敏双磁路单元设计,声音品质极佳。同时,它还搭载了3mic+骨传导开放式混合降噪系统,能够有效隔绝环境噪声和风噪干扰。荣耀Earbuds支持同声传译功能,适合课堂、讲座等场景的实时翻译需求,并通过YOYO智能体提供智能通话、推荐音乐等多种使用支持。

此次荣耀发布的新品涵盖了多个领域,每一款产品都带来了显著的升级和创新。其中,荣耀Magic V5起售价为8999元,顶配版为10999元;荣耀MagicBook Art 14售价为6799.2元;荣耀MagicPad 3起售价为2549.15元;荣耀手表5 Ultra售价为1699.2元;而荣耀开放式耳机EarBuds的起售价则为594.15元。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