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关苹果即将推出折叠屏iPhone的消息引发了广泛关注,尤其是其潜在的售价成为热议焦点。作为旗舰级产品,外界普遍预期其价格不菲。瑞士银行近期也加入了这一讨论,对折叠屏iPhone的未来定价进行了深入分析。
据瑞银估算,这款折叠屏iPhone的物料成本大约在759美元(约5445元人民币)。基于这一成本,瑞银预测其市场售价可能会在1800至2000美元之间(约12914至14349元人民币)。作为金融专家,瑞银在分析成本和定价方面显然拥有更高的可信度。
然而,在中国市场,苹果不太可能直接采用这一价格区间。苹果有其独特的定价策略,即所谓的“苹果汇率”。以当前最贵的iPhone 16 Pro Max为例,美国官网定价为1199美元起,而在中国官网则对应为9999元人民币起,换算汇率约为1:8.34,这也是目前所有iPhone款式中“汇率”最高的。
若以这一汇率估算,并考虑吉祥数字因素,国行版折叠屏iPhone的售价预计将在14999至16999元人民币之间,这一价格区间与三星、华为的折叠屏手机售价相近。
瑞银的定价预测并非空穴来风。他们通过对三星Galaxy Z Fold特别版进行拆解分析,得出其物料成本约为790美元。基于此,瑞银推测折叠屏iPhone的物料成本将比三星这款手机低4%,因此设定为759美元。若以1800至2000美元的价格出售,瑞银预计每台折叠屏iPhone的利润率将达到惊人的53%至58%,这也解释了苹果为何能长期稳坐全球手机品牌榜首。
关于折叠屏iPhone的屏幕技术也有新进展。分析师郭明錤透露,苹果已决定放弃自研方案,转而采用三星显示的现有方案。该方案采用由Fine M-Tec设计和制造的铰链,能有效分散和控制屏幕折叠时产生的应力,使屏幕几乎无折痕。这一决定无疑为苹果折叠屏iPhone的显示效果提供了有力保障。
随着明年折叠屏iPhone的发布日益临近,苹果能否带来令人惊叹的表现,成为业界和消费者共同关注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