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小水电站群集控自动化:高效运行管理的新模式探索

   时间:2025-07-22 01:07:54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我国小水电领域,随着自动化技术的蓬勃发展和对小水电重视程度的日益加深,小水电自动化系统的建设迎来了质的飞跃。一个显著的趋势是,通过建立区域集控中心,实现对小水电站群的远程实时安全监控、控制、经济运行以及联合优化调度和管理。这一模式不仅提升了工作效率,还显著增强了小水电运营的经济效益。

某县作为小水电资源丰富的地区,其境内的小水电站分布密集,且多位于偏远山区。这些电站虽然各自配备了技术、运行和管理人员,但缺乏统一的协调管理,导致运行效率低下,资源浪费严重。面对这一现状,集控中心的建立成为解决之道。它不仅能够实现对各受控电站的远程监视和控制,还能进行事故分析处理等全面运行管理工作,从而有效改善水电厂的工作效率,提高运行的可靠性,并降低运行成本。

某电力公司下属的6座水电站,共计拥有15台水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达到13.85万千瓦,年发电量高达4.5亿千瓦时。这些电站受装机容量小、地理分布集中、通信距离短等因素的影响,其集控中心的建设模式与大型水电有所不同。该集控中心位于县城电力调度大楼内,采用了基于Linux系统的NC2000监控系统,这一系统以其高可靠性、高实时性和良好的扩展性,为集控中心的稳定运行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在集控系统的设计上,遵循了一系列严格的原则。系统能够接受调度机构的命令,实现对电站的集中监控,包括遥控、遥调、遥测、遥信等功能。同时,系统还能够向上级调度自动化系统传送各电站的运行参数和信息数据,并接受电网调度机构的调度命令。系统还支持各种应用软件及功能的开发应用,提供标准接口,确保系统的兼容性和可扩展性。在安全性方面,系统严格执行国家关于电网和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及调度数据网络安全防护的规定,确保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在系统结构上,该集控中心采用了扩大厂站式方式。这种方式适用于受控电站数量不多、机组容量不大、距离相对较近的情况。通过用户自行架设的专用光纤通道,集控中心能够直接与各电站的计算机监控系统通信,读取相关数据并下达控制命令。这种结构减少了数据传输的中间环节,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在硬件配置方面,集控系统主控级配置了2台高性能的工作站作为主机,采用双机热备工作方式,确保在任何一台主机故障时系统仍能正常运行。还配置了通信服务器、Web服务器、GPS系统等设备,以满足系统的通信、网络访问和时钟同步等需求。在软件配置方面,系统采用了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实时性和高可靠性的Linux多任务操作系统,以及MySQL数据库管理软件等,实现对各种数据的管理和存储。

在控制策略上,集控系统采用了多种控制方式,包括现地控制、厂站控制、集控控制和调度中心远方控制。这些控制方式根据控制权限的不同进行设置和切换,确保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实现对电站的有效控制。同时,系统还采用了严格的安全闭锁措施,确保控制命令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该集控系统在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充分考虑了节省投资和利用现有设备的需求。通过与现有电站监控系统的无缝对接,减少了改造工作量,降低了建设成本。系统还开发了适用于小水电的简化版AGC算法,进一步提高了系统的经济性和实用性。

某县小水电站群集控中心的建立,不仅提升了小水电的运行效率和经济效益,还为区域小水电的集中管理和优化调度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这一成功案例,无疑将为我国小水电领域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