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国大宗商品市场经历了一系列显著波动,这些波动与“反内卷政策”的推行息息相关。在诸多行业中,石化行业尤为引人注目,受到了多项新出台或重申的政策文件的直接影响。
特别是,《老旧化工装置评估办法(征求意见稿)》以及专门针对20年以上生产装置的通知,引发了市场对于石化产品领域“去产能”的广泛预期,进而深刻影响了市场动态。这些政策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多年来中国对于老旧石化和炼油设备关停升级改造的持续努力。
例如,早在2024年6月,相关部门就发布了《化工落后装备淘汰升级改造工作方案》,明确提出了截至2023年底运行30年及以上的生产装置需在2029年底前全面淘汰的具体要求。中国近年来在节能减排方面的力度不断加大,针对炼油化工领域制定了明确的能耗标准,并出台了包括《重点高耗能行业节能减排转型升级实施指南》在内的多项政策,旨在逐步淘汰落后生产装置。
新实施的国家标准GB 30251-2024《重点炼油化工产品单位产品能耗限额》对PX等产品的能耗进行了严格规定,现有装置需至少达到三级能耗要求,而新建或扩建装置则需至少满足二级能效标准。同时,《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节能减碳转型升级实施指南(2022年版)》也提出了到2025年,PX行业50%以上产能需达到基准能效水平,并基本淘汰低于最低能效标准产能的目标。
从当前企业的运行情况来看,不少企业已经积极响应政策要求,通过技术改造等措施降低能耗水平。据调查,按照国家标准测算方法,现有PX产能大多能够满足550千克油当量/吨以下的能耗要求。为配合国家淘汰落后产能的要求,部分企业已开始规划产能置换或关停计划。
受政策影响,目前已有超过50万吨/年的PX产能闲置,并从2022年起逐步停产。值得注意的是,中国PX产能扩张主要经历了两个高峰期,分别是2009-2015年和2019-2023年。尽管早期由于技术限制,增速虽高但产能增长有限,但目前中国PX总产能已达到4367万吨/年,其中不乏运行时间超过20年的老旧装置。
具体而言,约有90万吨/年的PX装置已运行超过30年,20-30年产能超过240万吨/年,约占总产能的5.5%。其中,53万吨/年的产能目前处于闲置状态。因此,老旧装置占用的产能总计达到330万吨/年,目前仍在运营的产能接近280万吨/年。这些数据表明,中国PX行业确实面临着老旧生产装置淘汰的风险。
然而,考虑到经济增长需求、长期稳定运行的需要以及政策的逐步落实等因素,PX产能的淘汰升级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同时,中国约20%的PX进口依存度和整体平均开工率持续保持在85%以上等基本面因素,也可能促使升级以替代落后产能的方式进行,而非简单的淘汰。
从市场交易的角度来看,期货市场等金融平台对于未来价格的预期尤为敏感,并对边际变量做出迅速反应。最新进展显示,“反内卷化”举措不仅体现在产能管控上,还可能对价格产生引导和调节作用,进而影响整个大宗商品市场的商品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