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补你领了吗?别犹豫了,国家刚砸下的 690 亿补贴,或许就是你换新家电的最佳时机。7 月 25 日,财政部下达了第三批国补资金,这次家电补贴比例仍然是最高20%,就拿一级能效2000元空调来说,补贴一下子就省了 400元。同时官方明确回应:国补没结束,周期统一截止到 2025年12月31日结束。
核心速览!京东最新补贴入口
家电家居类:京东 APP 搜索「家电588」,领最高 2000 元补贴(一级能效立减 2000 元);
手机数码类:手机京东搜索「手机588」或「数码588」,最高补贴 500 元(限 6000 元以下机型);
京东全品类红包领取:手机京东搜索:「红包588」,每天领一次最高1888元的红包,持续到7月31日!
秘诀:先在app搜一下上面的口令,以后每天点历史搜索记录就可以!

前半年国补政策成效显著。截至 7 月,全国 2.8 亿人次申领补贴,带动消费超 1.6 万亿元,推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5%。
分品类看,家电和音像器材零售额增 30.7%,1-4 月 12 类家电以旧换新销量 3570.9 万台,618 期间家电销售额增 45.6%;手机等数码产品受 15% 补贴刺激,一季度出货量增 5%,政策首周销量同比涨 65%。
地区表现亮眼,江苏 1-5 月销售 1826 万件,拉动消费 455.5 亿元;湖北相关产品销量超 3358 万台,带动 414.8 亿元消费。政策既激活市场,也助力产业升级。
重大利好!国家发展改革委已会同财政部,下达今年第三批 690 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用于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此前,1 月和 4 月已累计预拨 1620 亿元。截至 7 月 16 日,全国 2.8 亿人次申领补贴,带动相关商品销售额超 1.6 万亿元。按计划,10 月还将下达第四批 690 亿元资金。大家可关注当地政策,抓住机会享受补贴,为换新消费助力。
2025 年国补范围大幅扩展,覆盖多领域:
家电:从 8 类增至 12 类,含冰箱、洗衣机、电视、空调等原有品类,新增微波炉、净水器、洗碗机、电饭煲。1 级能效按 20% 补贴,2 级 15%,每类限 1 件(空调最多 3 件),单件最高补 2000 元,2024 年领过补贴者 2025 年仍可申领同类。
数码:首次纳入,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单价≤6000 元可享 15% 补贴,每类限 1 件,最高补 500 元。
汽车:国四标准燃油车报废换新,购新能源车补 2 万,2.0 升及以下燃油车补 1.5 万;转让本人名下乘用车换新车,新能源车最高补 1.5 万,燃油车 1.3 万。
其他:家装领域加大旧房改造、适老化改造补贴(如北京智能家居单品最高补 2000 元);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有补贴,换购铅酸蓄电池车型补贴更高。

在京东领取国补可按以下步骤操作:
先打开京东 APP,搜索 “家电588” 或 “数码588” 进入活动页面,完成实名认证(需填写身份证号并人脸核验)。
选择心仪商品后,在下单页勾选 “以旧换新” 或 “国补优惠”,系统会自动计算补贴金额(家电 1 级能效补 20%、2 级补 15%,数码补 15%)。若涉及旧物回收,可预约上门取件时间,旧物回收后补贴会以京豆或余额形式返还。
注意:每日 10 点、15 点、20 点发放补贴券,需准时抢领;数码与家电补贴不可混用,每类商品限领 1 次;下单后需在 24 小时内完成支付,否则优惠失效。可提前将商品加入购物车,开启降价提醒,提高领取成功率。
国补使用需注意:
资格上,先确认所在地区是否覆盖,领券开启定位。实名制管理,每人每类商品限领 1 次,信息需与支付账户、银行卡一致。补贴券有效期 7-30 天,逾期失效,空调每户最多补 3 台。
选购时,按品类单独下单、支付和开票,发票抬头与领券人一致。手机等数码产品激活后非质量问题不支持 7 天无理由退货,需谨慎。收货地址需在补贴地区,商家 20 日内送货,最迟不晚于 2026 年 1 月 10 日。
售后方面,退货仅退实付金额,补贴不返还且资格作废。收货后需上传设备编码审核,未激活取消订单,次日可重领资格。

7 月国补恢复领取,这些要点需注意:
时间上,各地放券时段不同,江苏每日 10 点、湖北 10:00-22:00、山东 7:00-23:00 等,券领后 2 天内有效,过期可重领(最多 2 次),核销截止 2025 年 12 月 31 日。7-8 月资金充足,热门商品竞争较小,建议尽早申领。
领取时,京东搜 “家电588”“手机588” 进入专区,需完成实名认证,确保京东、云闪付、银行卡信息一致。选带 “政府监管补贴” 标识的商品,家电分能效(1 级补 20%、2 级 15%),数码(单价≤6000 元)补 15%。
售后方面,发票需注个人姓名、型号及 SN 码;数码产品需拆封激活并按要求拍照留存。退货仅退实付金额,补贴不返还,资格作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