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近期在科技界投下了一枚震撼弹,其首款AI眼镜的发布不仅引发了行业的广泛关注,也让消费者们兴奋不已。这款由雷军亲自站台推荐的产品,无疑成为了小米新品发布会上的明星。
作为国内硬件领域的巨头,小米此次涉足AI眼镜领域,无疑是一次大胆的尝试。尽管市场上已有数十款同类产品亮相,但大家仍处于摸索阶段,尚未实现盈利。小米的入局,无疑为这一新兴品类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与搜狐科技的对话中,小米AI眼镜项目负责人李创奇透露了这款产品的背后故事。作为小米的老将,李创奇在小米成立初期便加入了公司,他负责过众多知名产品,但AI眼镜无疑是他职业生涯中的一个新挑战。
据李创奇介绍,小米对智能眼镜的研究始于2014年左右,但直到项目立项后,公司内部才真正开始重视这一产品。在研发过程中,团队面临的最大困难是难以形成共识。不过,尽管困难重重,团队还是坚持了下来,并最终成功推出了这款集拍视频、AI交互、变色等功能于一体的AI眼镜。
产品发布后,小米AI眼镜迅速成为了市场上的热门产品。销量远远超出了团队的预期,即便他们已经备足了货量。这款眼镜的受欢迎程度,不仅体现在销量上,更体现在消费者的口碑上。许多米粉在发布会当晚纷纷表示了对这款产品的认可和喜爱。
李创奇坦言,在小米AI眼镜的研发过程中,他曾两次落泪。一次是雷军亲自拍板同意立项时,他激动得热泪盈眶;另一次是在发布会当晚收到大量来自米粉的祝福时,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和感动。
谈到为何如此重视这款AI眼镜时,李创奇表示,眼镜本身就是一个万亿规模的市场,而智能眼镜的市场潜力更是巨大。小米如果不抓住这个机会,就可能错失一个新的入口。因此,尽管小米并不擅长做内容,但李创奇认为,通过加入AI技术,小米完全有能力在这一领域站稳脚跟。
为了让小米AI眼镜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成功,团队在选择元器件时几乎毫不吝啬,都选择了最贵的。尽管现在的售价已经有一定的毛利,但对于整体的投入来说,仍然是亏本的。不过,李创奇表示,他们相信这款产品的市场潜力,相信未来一定能够实现盈利。
在小米AI眼镜的研发过程中,团队还面临了许多产品层面的冲突。比如,在充电方式上,团队最终选择了Type-C接口而非充电盒。李创奇认为,这种方式更加便捷和实用,尤其是在多人共用的场景下。
小米AI眼镜还推出了电致变色版本,用户只需轻轻一滑,眼镜就可以变成不同的颜色。这一设计不仅增加了产品的美观性,还使其更加具有实用性。李创奇表示,他们非常注重产品的细节和用户体验,这也是小米AI眼镜能够受到消费者喜爱的重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