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苹果公司的iPhone 17系列手机面临了前所未有的价格上调压力。这一变动源自美国对印度进口商品实施的25%关税政策,该政策预定于8月1日正式生效。
杰富瑞分析师此前发布的报告指出,苹果原本计划在9月发布的新一代iPhone 17系列,就已预计会因零部件成本和中国关税的上扬而提价50美元。然而,印度关税的确定无疑为这一涨价趋势火上浇油。
在中美关税协议仍处于谈判阶段的同时,印度方面的关税政策已经尘埃落定。这一变化对苹果而言无疑是个沉重的打击。据数据显示,第二季度美国手机市场中,由印度组装的进口手机占据了44%的份额,成为了美国市场的最大进口供应国。新增的25%关税,无疑将对苹果手机的定价策略构成严峻挑战。
为了规避关税风险,苹果曾将部分产能转移至印度和越南等地。然而,现实却并未如苹果所愿。目前,越南出口至美国的商品需缴纳20%关税,转口货物更是高达40%,而印度出口至美国的商品也需缴纳25%关税。这意味着,与中国制造相比,印度和越南制造在关税成本上已不再具备明显优势。
更为严峻的是,苹果在面临关税压力的同时,还需应对良品率下降的问题。因此,在美国市场涨价似乎已成为苹果难以回避的选择。据透露,新款iPhone 17系列中,iPhone 17 Air或将完全由中国制造,而其他机型则可能在中国以外的其他地区进行生产,其中印度将成为出口至美国市场新机的主要制造地。
苹果在短时间内似乎已难以找到更为理想的产能转移地点。除了中国、印度和越南外,巴西在iPhone 16e的生产中崭露头角,但同样遭遇了美国征收的50%高额关税。即便苹果能够将生产线全部转移至美国本土,也依然难以逃脱各种零部件关税的困扰。
在此背景下,苹果iPhone 17系列的涨价似乎已成定局。然而,相较于国际市场,国行版iPhone的境遇或许能稍显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