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母婴界将迎来一个利好消息!7月28日,国家级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正式发布,明确从2025年1月1日起,每个3岁以下的宝宝每年能领3600元育儿补贴,直接打到家长账户。消息一出,母婴相关的概念股立马集体飘红,贝因美、孩子王这些公司股价直接涨停;而刚通过境外上市备案的“不同集团”(高端母婴品牌BeBeBus母公司)也借了这波东风,受到了更多市场关注——近期,不同集团获拟发行不超过1618.86万股普通股赴港上市,这意味着其或将成为中国高端母婴领域首个登陆资本市场的标杆企业。
不同集团19年成立BeBeBus,业务覆盖亲子出行、亲子睡眠、亲子喂养及卫生护理四大关键场景,估值从3亿一路暴涨至20亿,不到9个月,翻了近6倍增长,是靠什么做到的?

最关键的是他们对宝妈需求的精准拿捏以及超强的“圈粉”能力。打开小红书、抖音,随便刷几条母婴视频、笔记,十有八九就能看到BeBeBus的身影。他们声称,前后调研过2000+位宝妈,联动过1.6万+达人,从用户出发,顺利打开了线上销售市场。同时,还专门成立了“用户体验研究中心”和“原创美学中心”,一边深度挖掘宝妈们的真实需求,一边把收集到的反馈变成具体数据,反过来推动产品迭代。这样一来,品牌渗透力变强了,产品也更贴合实际需求,自然攒下不少“自来水”客户。

就拿他们家的产品来说,不管是婴儿推车、安全座椅还是婴儿床,设计和功能都踩在年轻父母的偏好上。比如那款“蝴蝶车”,车身像蝴蝶翅膀一样展开;折叠后能单手拎着走;功能上,靠背贴合新生儿身体曲线,能更好地呵护宝宝脊椎发育。不少宝妈们在小红书上自发晒单,说“推着它出街,回头率比明星还高”。

这套组合拳让BeBeBus的用户粘性特别突出:私域复购率从2022年的45.7%提升至2024年前三季度的53.6%,截至2024年9月30日,品牌线上会员规模已突破200万人,用户粘性明显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当然,BeBeBus不是只会搞营销这么简单,人家在产品研发上也是下了功夫。汇聚超70人的跨领域研发团队,联合德美化工共建实验室,将跨领域技术揉进产品里。拿他们的太空舱安全座椅来说,直接把高端汽车座椅用的跑车级Cobra记忆棉挪了过来——这种材料回弹快、抗震好,能给宝宝超强缓冲保护;再配上香槟金配色,颜值还特别能打。这个座椅一经上市,就拿下了天猫等行业销售/好评/人气多维度的品类TOP1。

而且BeBeBus的研发投入还在不断上涨:2022年至2024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分别为1625万元、2385万元、1586万元。其中,2024年前三季度较2023年同期(1565万元)有所增长,整体呈现稳步上升态势。当然,这方面还是有不少值得提升的空间。据了解,截至2024年9月30日,BeBeBus已获173项国内注册专利、13项国际注册专利,拿下中国优秀工业设计奖等50多个国内外设计大奖。

现在中国家长在宝宝用品上的花费,其实还有很大上升空间。数据显示,中国家长在宝宝用品上的花费还不到美国的四成,比如一个新生儿从出生到5岁,在耐用型产品上的支出只有美国的31.3%。这次每年3600元的政策补贴,差不多能直接换一台高端婴儿车还不止,家长们自然更愿意为品质买单。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中国高端育儿市场规模将从2023年的310亿涨到2028年的458亿,妥妥的万亿级消费市场潜力正待释放。
不过政策红利来了,母婴行业的竞争肯定会更激烈。好在不同集团也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他们一面正加速全球化布局,推动BeBeBus品牌进入欧美、东南亚等国际市场,一面通过探索新家庭生活场景,拓宽产品矩阵。
不同集团表示,这次上市募资,钱主要花在五个地方:提升生产能力、拓展海外市场、强化品牌建设与销售网络、加大研发投入及补充营运资金,为长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要是能顺利把现在的流量优势,变成更加实实在在的产品硬实力,那么BeBeBus想稳固其在中国高端母婴行业的领军地位,或许并非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