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国短剧作品在海外平台遭遇抄袭的现象引起了广泛关注,成为文化出海领域的一大热点难题。头部短剧出海平台ReelShort被推上了风口浪尖,该平台被多家国内短剧公司指控抄袭其原创作品,事件在行业内掀起轩然大波。
北京点众快看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点众)率先发声,指责ReelShort未经授权发布了多部与点众作品高度相似的剧集,其中包括热门短剧《出走后,两个竹马悔疯了》被改编为《Don't miss me when I'm gone》,在ReelShort平台上的播放量超过7000万。点众的《女王》和《尊老爱幼》等作品也未能幸免于难。
紧接着,短剧制作方听花岛也发表声明,控诉ReelShort平台上的《The Seamstress Is The Duchess》抄袭了其版权短剧《卖菜大妈竟是皇嫂》,从人物设定到剧情发展均存在高度重合。另一部作品《Mated to My Brother-in-Law Alpha》则被指抄袭《冷面小叔宠嫂无度》,细节之处多有雷同。
面对指控,ReelShort的负责人在社交媒体上的回应被业内人士视为消极避战,既未承认抄袭也未提出明确的整改措施,这引发了行业内的普遍担忧,担心短剧出海之路将因此布满荆棘,甚至演变为“官司出海”。
ReelShort作为中文在线旗下海外子公司Maple Studio开发的短剧平台,自2022年8月上线以来,迅速成为短剧出海的先行者,多次登顶美国娱乐免费榜,月流水曾突破千万美元大关。然而,此次版权争端事件无疑给其光鲜亮丽的形象蒙上了一层阴影。
据资深短剧从业者蒋南分析,ReelShort之所以采取抄袭策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海外短剧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直接抄袭国内爆款短剧的核心剧情再进行本土化处理,能够降低成本并提高爆款率。这种“调色盘”式的抄袭方式,在行业内早已屡见不鲜,而ReelShort的此次行为之所以引起众怒,是因为其将抄袭当作了一种策略。
据《2024年短剧出海行业报告》显示,出海短剧App上约有90%的内容是国内译制剧,本土短剧仅占10%。然而,爆款短剧却几乎全部集中在本土剧上,10%的本土剧贡献了75%至83%的内购收入。这或许正是ReelShort选择抄袭的原因之一。
对于抄袭行为,听花岛等受害方表示已多次与ReelShort沟通无果,对方以各种理由推诿责任。听花岛相关负责人透露,发现抄袭后,他们一直通过工作邮箱与对方联系,但对方从未主动提出任何解决方案。无奈之下,听花岛只能选择公开此事,并考虑采取法律措施维护自身权益。
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法务工作委员会秘书长沈宏罡指出,国外平台抄袭国内短剧作品的认定与维权已成为当前中国文化出海的一大难题。由于国际上大多为侵权行为地管辖,如果涉嫌侵权的行为和内容均发布于国外平台,则需要在侵权发生地提起诉讼。这客观上给维权主体带来了较高的诉讼成本和较长的时间周期。在美国,从起诉到终审判决一般需要2至4年,复杂案件甚至可能耗时4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