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的一次科技盛会中,AI虚拟陪伴产品的崛起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自去年以来,这类产品在全球范围内迎来了需求的高潮,其增长势头令人瞩目。
根据Appfigure 2024年度的报告显示,下半年AI虚拟陪伴类应用的下载量急剧上升,全年总量首次突破了1.1亿次大关。与此同时,激增的用户规模也带动了内购收入的飙升,全年内购收入达到了5500万美元,同比增长了惊人的652%。
在全球对AI虚拟陪伴需求激增的背景下,中国企业的出海表现尤为出色。这一领域的快速增长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推动力?相关企业和科研团队又是如何打造这些产品的?他们有哪些独特的产品定位和玩法?这些问题在2025亚马逊云科技泛娱乐峰会的圆桌环节上得到了深入的探讨。
峰会上,霞光社创始人何维与来自亚马逊云科技、PopUp、Quello、SingularDance以及挚文集团的多位专家共同讨论了年轻一代对虚拟陪伴的强烈需求。这一需求不仅推动了AI虚拟陪伴领域的快速升温,也反映了行业对这一赛道的高度关注。
自2023年AI大模型走红以来,其落地场景已逐渐分化为两条路线:一条聚焦于提升生产力,另一条则主打泛娱乐,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AI虚拟陪伴产品。这类产品的爆发式增长,主要得益于“孤独经济”与“生成式AI”技术的双重驱动。
市面上的AI虚拟陪伴产品大致可分为互动内容与恋爱陪伴两大类。互动内容类产品侧重于角色创作、剧情群聊、语音通话等玩法;而恋爱陪伴类产品则以AI机器人为代表,如桌面机器人、仿生萌宠等,它们拥有拟人外观,能够与用户进行深度对话和共同创作剧情。
Quello的首席运营官陈童在峰会上表示,他们团队的核心在于看见并满足用户的真正需求,因此将方向聚焦在了情绪感知上。他们正在研发一款宠物伙伴AI休闲模拟经营养成游戏,试图将硬件与电子服务融为一体,为用户提供随时随地的陪伴体验。
SingularDance的创始人陆弘毅则指出,尽管许多团队都在做AI虚拟陪伴产品,但人们对于“陪伴”的定义其实各不相同。这个伙伴的角色完全因人而异,可能是亦师亦友的存在,也可能是倾听者或情人。无论如何,这个角色首先必须是一个独立而鲜活的个体。
随着年轻人对“情绪消费”的日益关注,他们在虚拟世界寻找情感陪伴已成为刚需,这进一步推动了AI陪伴类产品的快速扩张。然而,这类产品仍面临诸多挑战,如记忆力断层、成本高昂、无法完美还原IP质感以及机器感与情感失真等问题。
在技术层面,目前的AI大语言模型主要聚焦于逻辑层面,而情感表达则位于更高维的空间,难以用清晰的逻辑链条呈现。实时多模态交互需求与有限算力之间的矛盾,以及跨语言、跨文化语境下情绪识别的挑战,也是制约AI陪伴产品发展的关键因素。
亚马逊云科技媒体与娱乐行业专家段波在峰会上表示,他们在与客户的交流中发现,持续积累大量真实对话数据对于提升AI陪伴产品的表现具有重要意义。他同时指出,AI虚拟陪伴产品可以引入游戏化设计,以提升用户的沉浸式体验。
亚马逊云科技在AI虚拟陪伴产品中的技术作用涵盖了多个维度,包括跨语言对话能力、内容识别与交互功能等。这些技术的结合使得AI能够在观看视频过程中即时识别画面中的物体,并围绕该物体展开对话,从而提供更智能、更贴合场景的陪伴式对话。
尽管AI陪伴产品在国内落地面临诸多挑战,如用户付费习惯的培养和文化差异等,但中国企业凭借工程师红利和极致的产品打磨能力,在这一领域已建立起一定的优势。未来,随着AI智能化水平的持续提升,这类产品在泛娱乐场景中的渗透速度有望进一步加快。
在峰会的演讲环节,亚马逊云科技中国区媒体与娱乐行业负责人详细阐述了公司在社交内容和互动商业化落地等领域所能发挥的作用。他们凭借专业的技术能力、生成式AI能力以及合作伙伴与创新资源,为客户提供从内容制作、传输、分发到用户运营的全链路解决方案。
整场峰会不仅展示了影视、流媒体、短剧、社交及多元娱乐平台在内容生产上的最新突破,还揭示了AI与云技术如何重塑并延伸整个内容价值链,为未来创新提供了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