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OpenAI做出了一项重要决策,取消了ChatGPT对话的搜索引擎索引功能。这一举措旨在保护用户的隐私安全,避免敏感信息在无意间被公开。
此前,ChatGPT对话可以被搜索引擎检索到的功能刚刚向用户开放不久,就有报告指出,部分用户的对话内容出现在了搜索结果中。这引起了OpenAI的警觉,并迅速决定回滚这一功能。
OpenAI的首席信息安全官Dane Stuckey在社交媒体上宣布了这一变更。他表示,虽然初衷是希望通过这一功能帮助人们发现有用的对话,但经过评估,他们认为这一功能增加了用户意外分享敏感信息的风险。因此,OpenAI决定移除这一选项,并努力从相关搜索引擎中删除已被索引的内容。这项变更将在次日全面推广至所有用户。
尽管ChatGPT在提供服务时明确警告用户不要分享任何敏感内容,但仍有部分用户忽视了这一提醒,从而暴露了自己的隐私。AI供应商在追求模型能够访问更多用户数据和应用程序的同时,也面临着隐私和安全风险的挑战。
这一事件不禁让人联想到支付服务Venmo曾经的困境。Venmo曾默认公开用户的交易记录,直到面临法律诉讼后才被迫改变政策。虽然OpenAI并未默认公开聊天记录,用户需要主动选择加入才能公开对话,但此次事件仍然提醒我们,隐私保护不容忽视。
在ChatGPT中,搜索引擎索引特定聊天交互的选项以一个复选框的形式出现,位于分享图标的弹出窗口中。用户需要勾选“让这个聊天可被发现”才能使其对话被搜索引擎索引。然而,部分用户在未充分了解这一功能的情况下,不慎暴露了个人信息。
OpenAI从2023年5月开始提供ChatGPT共享链接功能时,曾明确表示这些链接不会被搜索引擎索引。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政策似乎发生了变化。今年早些时候,相关文档已经修改为允许用户选择通过链接分享对话或使其可被搜索引擎索引。
值得注意的是,在OpenAI的文档中,“文章”这一术语被用于描述用户提示和机器响应的组合。这种表述方式可能让用户产生误解,认为机器生成的对话与人类创作的文章具有同等的隐私保护标准。
目前,OpenAI正在积极清理搜索引擎中的相关聊天内容,但这一过程尚未完成。使用Google搜索引擎进行搜索时,已经无法通过特定操作符检索到共享的、已索引的ChatGPT对话。然而,Bing、DuckDuckGo和Brave等其他搜索引擎仍然返回了大量相关结果,其中不乏包含个人信息的对话。
尽管OpenAI正在努力清除这些搜索结果,但他们的努力似乎受到了法律要求的限制。2025年6月,OpenAI表示他们正面临来自《纽约时报》的法律要求,要求无限期保留消费者ChatGPT和API客户数据。OpenAI表示,这一要求与他们向用户做出的隐私承诺相冲突,并正在积极抗争。
针对这一事件,用户应提高警惕,充分了解ChatGPT等AI服务的功能和隐私政策。同时,AI供应商也应加强用户教育和隐私保护措施,确保用户的个人信息得到妥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