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理想i8对撞事件落幕,车企营销如何优雅“蹭”友商成新课题

   时间:2025-08-08 05:39:20 来源:电车通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日,理想i8与8吨卡车对撞事件终于尘埃落定。8月6日晚,理想汽车、中国汽研及东风柳汽共同发布声明,宣布三方已就该事件引发的测试争议达成和解。其中,理想汽车与中国汽研均向公众致歉。

理想汽车方面表示,由于测试安排不当,导致东风柳汽乘龙品牌被卷入负面舆论,形象受损,并造成了公众的误解。理想汽车对此深表歉意,并强调无意质疑或影射东风柳汽的车辆产品及安全性。未来,理想汽车将采取措施,避免类似争议再次发生。中国汽研则表示,未能及时、清晰地向公众说明东风柳汽乘龙二手车辆仅作为符合特定标准的“移动壁障车”使用,导致信息缺失,公众产生误解,对此表示歉意。

此次事件虽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理想i8的被动安全性,但因细节处理不当,最终成为一场“非败亦非胜”的营销案例。理想i8与8吨卡车的对撞测试,原本旨在彰显车辆安全性能,却因未妥善处理第三方品牌信息,引发了不必要的争议。

在汽车行业中,利用第三方品牌进行对比营销并非新鲜事,无论是新势力还是传统车企,都擅长此举。然而,如何在对比中既不让友商感到冒犯,又能成功吸引公众关注,成为车企营销的一大考验。理想此次事件再次提醒,车企在“涉他营销”中需拿捏好分寸。

事实上,一些车企在对比营销中展现出了高超的技巧。例如,小米汽车在发布会上将自家车型与特斯拉、保时捷等竞品进行对比,不仅获得了消费者的广泛认同,还赢得了友商的点赞。这种公开、公平的对比,不仅激活了市场需求,还推动了技术的增长。

然而,并非所有车企都能如此巧妙地运用对比营销。例如,智己汽车在预售发布会上错误地对比了小米SU7的数据,最终引发争议并以道歉告终。这再次证明,车企在对比营销中必须确保数据的准确性,避免尬黑和“暗箱测试”。

近期理想汽车还遭遇了针对车主的负面评价风波。网络上出现了大量针对理想车主的误导性信息,对理想汽车用户形象造成了损害。理想汽车法务部已发出警告,表示将通过法律途径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此次风波中,部分网友整理了理想车辆停放不当的内容,并将其上升到品牌层面。然而,理性分析来看,这些行为仅与车主个人素质有关,与品牌无直接关联。理想汽车用户基数大,因此个别车主的不当行为被放大。但令人担忧的是,有自媒体涉嫌有组织地发布针对理想车主的负面视频,背后可能存在“黑公关”力量。

这种营销互黑互踩的行为对行业发展无益,只会带来多输局面。它迫使车企将预算从研发、制造转向公关部门,消费者也在真假难辨的口水战中难以做出明智选择。更重要的是,这种无底线的拉踩行为会损害汽车行业的可信度,最终影响技术创新和市场发展。

因此,汽车行业应摒弃内卷和恶性竞争,回归良性状态。车企应专注于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用技术实力赢得市场认可。希望理想此次事件能成为其他车企的警示,推动汽车行业走向更加健康、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