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随着非上市险企陆续公布今年上半年业绩,市场目光再度聚焦于银行系险企的表现。这10家险企的经营数据,成为了业界和投资者热议的话题。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银行系险企正处于新旧会计准则的切换期,且各公司的逆周期调节措施存在差异,因此当前业绩的可比性受到一定影响。除了保费收入外,净利润、投资收益率等指标难以直接进行排名对比,需结合具体情况深入分析。
在已完成新旧会计准则切换的银行系险企中,中邮人寿、工银安盛人寿、建信人寿、农银人寿、交银人寿5家公司表现尤为突出。这意味着,他们今年上半年的业绩与去年同期具有更高的可比性。而中信保诚人寿、中荷人寿则从今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开始切换至新会计准则,招商信诺人寿、中银三星人寿、光大永明人寿则尚未完成切换。
在保费收入方面,银行系险企整体表现亮眼。截至7月31日,已披露今年上半年业绩数据的58家非上市人身险企中,银行系险企的保费收入达到了3200.17亿元,同比增长12.38%,在非上市人身险保费中的占比高达42%,增速远超行业平均水平。其中,中邮人寿继续领跑,保费规模高达1180.72亿元,同比增长12.07%,成为拉动银行系险企整体保费增长的主力军。
建信人寿、工银安盛人寿、农银人寿的保费收入也均超过300亿元,且增速较快。尤其是农银人寿,保费增速高达24.2%。招商信诺人寿、中信保诚人寿、中银三星人寿、交银人寿、中荷人寿和光大永明人寿的保费收入也均超过百亿元。中荷人寿的保费增速在10家银行系险企中最高,达到了36.48%。
然而,在净利润方面,各银行系险企的表现则呈现出较大差异。中邮人寿以51.77亿元的净利润位居榜首,工银安盛人寿和中信保诚人寿分别以12.04亿元和10.26亿元紧随其后。但农银人寿的净利润虽然达到7.43亿元,却同比下降了33.72%。中信保诚人寿和光大永明人寿的利润反转也值得关注。中信保诚人寿在新会计准则下实现净利润10.26亿元,而光大永明人寿则从上年同期的亏损8.67亿元扭亏为盈,今年上半年净利润为2.77亿元。
面对当前的市场环境,银行系险企正面临着负债端和渠道端的双重考验。在负债端,随着普通型产品定价利率的下降,固收类产品的吸引力逐渐减弱,寿险公司纷纷转向分红险等浮动收益型和保障类产品。这对于拥有银保渠道优势的银行系险企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他们需要通过分红险等产品满足不同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同时增强客户对银行的黏性。
在渠道端,随着“报行合一”政策的落地,银保渠道正经历从粗放型增长到专业化、精细化运营的转型。银保合作正朝着长期稳定、共谋发展战略、资源高度共享等方向聚拢。中信保诚人寿与中信集团旗下多家金融子公司推出“银行+保险+信托+产业”四位一体的信托养老服务业务,实现了协同发展。而光大永明人寿则提出渠道多元化战略,探索个险、互联网渠道,以降低银保集中度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