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硬件初创企业“人工生产力”近日成功募集数百万美元种子资金,本轮融资由阿米巴资本、商汤国香资本及第四范式基金联合投资,源合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角色。这家新兴企业由前第四范式主任科学家涂威威于2024年创立,其首款AI陪伴机器人——熊猫机器人,已经正式对外交付,而专为儿童设计的量产智能玩具也预计在下月面世。
“人工生产力”的诞生,正值全球玩具行业面临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据NPD集团数据显示,尽管2024年传统玩具市场规模已接近万亿元,但行业领军企业普遍面临增长瓶颈。与此同时,电子游戏如网易的《蛋仔派对》,凭借其日活峰值超过5000万、未成年人用户占比超70%的强劲表现,正迅速占据儿童的休闲时间。这一趋势使得家长们陷入两难境地:传统玩具因互动方式单调而缺乏吸引力,而电子设备则可能对孩子的视力和注意力造成不良影响。
涂威威表示,“人工生产力”旨在利用最新的大模型技术,为传统玩具行业注入新的活力。他强调,大模型技术带来了人机交互的颠覆性变革,使机器能够以更加自然的方式与人类互动。然而,仅仅依靠大模型的自然交互能力,并不能保证玩具的趣味性。团队在早期测试中发现,熊猫机器人虽具备多种功能,但最受孩子们欢迎的竟是猜拳和动作模仿这两个简单功能,孩子们甚至愿意花超过两小时与之互动,整体复玩率超过80%。这一发现揭示了市场对“好玩”功能的强烈需求,而非仅仅是对话功能。
为了满足这一需求,“人工生产力”自主研发了AI Agent自主决策技术,这是实现个性化娱乐体验的关键。该技术包含多模态交互与感知、用户行为预测、决策制定及执行等核心能力,能够基于儿童的行为反馈,动态调整AI玩具的互动策略。例如,在猜拳游戏中,系统能够识别并处理孩子的作弊行为,或在连胜时制造“戏剧性失败”,以保持孩子的参与感。团队还利用AIGC技术与用户共同创作内容,为AI硬件提供丰富的个性化体验。
在WAIC展会上展出的“人工生产力”熊猫机器人,凭借其独特的互动体验吸引了众多目光。涂威威指出,好玩才是玩具的本质,而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需要从用户行为反馈中不断学习,为每个孩子提供个性化的快乐体验。
在产品形态上,“人工生产力”选择与顶级IP合作,将IP内容融入AI玩具系统,结合道具触发游戏进程,实现了单硬件承载多种玩法的创新。同时,团队与知名国际玩具代工厂携手,优化产品设计与结构,并通过自主研发电子模块,以低于市场同类产品的成本,为用户提供高性价比的选择。在渠道布局上,“人工生产力”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策略,与各大电商、抖音、新零售系统、商超百货店等渠道合作,实现全方位铺货。
涂威威认为,爆款产品的诞生并非偶然,而是需要供给侧快速迭代试错,以满足消费市场多变的需求。得益于自研的AI Agent自主硬件中台,“人工生产力”能够以极低的成本进行快速试错,并将迭代经验沉淀到中台中,加速新产品的推出,覆盖不同形态和年龄段的人群需求。
在团队构成上,“人工生产力”汇聚了一批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等顶尖高校的优秀人才,他们曾在华为、阿里巴巴、字节跳动、快手、小红书、第四范式等行业领军企业工作,拥有丰富的软硬件开发落地经验。这支强大的团队为“人工生产力”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