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关英特尔内部战略分歧的消息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据《华尔街日报》深入报道,这一系列纷争的焦点集中在英特尔董事会主席弗兰克·耶利与今年3月上任的首席执行官陈立武之间。
耶利曾计划将英特尔的代工业务分拆或出售给台积电,这一提议在董事会内部引发了激烈的讨论。据悉,耶利作为前投资银行家,积极推动这一变革,旨在优化英特尔的业务结构。然而,陈立武对此表示强烈反对,他认为保持内部芯片制造能力是英特尔维持竞争力及保障美国供应链安全的关键。
这一战略分歧不仅导致了董事会内部的冲突,还影响了陈立武在英特尔内部及外界的领导力评价。尽管董事会公开表示支持陈立武,但他面临的压力却日益增大。
关于耶利的提议,市场曾流传两种说法。一是英特尔计划将代工部门分拆为独立公司,并与台积电、博通或英伟达等无晶圆厂芯片设计商共同持股。另一种说法则是英特尔考虑将代工业务整体或部分出售给台积电,后者将获得运营和战略控制权,并负责改进英特尔的工艺技术。
然而,这些计划从未得到英特尔官方的正式确认。据《华尔街日报》透露,耶利是这一系列计划的幕后推手。自陈立武上任以来,他便与耶利及部分董事就英特尔是否应继续保留半导体制造业务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从技术角度来看,台积电收购英特尔晶圆厂或制造资产的可行性并不高。台积电员工缺乏英特尔基于EUV的工艺流程经验,难以帮助改进其先进制造技术。英特尔和台积电在工具、校准、供应商设置以及蚀刻、沉积方法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这些差异使得技术转移成本高昂且风险巨大。
在商业层面,台积电也缺乏收购英特尔代工业务的动力。作为直接竞争对手,台积电不愿帮助完善英特尔的芯片生产能力。同时,投资数十亿美元在不确定能否充分利用和盈利的晶圆厂上,对台积电来说也缺乏吸引力。更重要的是,英特尔在美国的EUV产能无法满足其自身及台积电客户的需求。
这一系列纷争不仅揭示了英特尔内部在战略方向上的深刻分歧,也凸显了半导体行业在面临变革时的复杂性和挑战性。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如何平衡内部能力与外部合作,将成为英特尔等半导体巨头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