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的盛会上,人形机器人作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深度交融的典范,正逐步跨越实验室的界限,迈向多元化的实际应用场景。中国电子学会精心挑选并发布了《人形机器人十大潜力应用场景》,这一发布不仅揭示了人形机器人技术的广阔前景,更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人形机器人深入各行各业的未来图景。
这些潜力应用场景涵盖了从工业制造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工业领域,人形机器人被看好用于执行如上下料、转移搬运等通用操作,特别是在汽车制造中的分拣配料、3C制造中的物料质检,以及船舶制造中的打磨抛光等细致工作。在石油化工和电力生产中,人形机器人将承担起产线巡检和电站操作的重任,极大地提高了作业效率和安全性。
在应急安全领域,人形机器人的应用同样引人注目。在火灾、水灾、危险化学品泄漏等高风险场景中,人形机器人凭借其耐高温、涉水、抗毒等特性,搭载先进的传感器和设备,能够实时监测现场情况,协助搜救被困人员,传递应急物资,并与应急指挥系统联动,为救援决策提供关键信息,有效降低了人员伤亡风险。
而在日常生活中,人形机器人也将成为我们不可或缺的帮手。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家庭需求的多样化,人形机器人在养老照护、儿童陪伴、家务辅助等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它们能够搀扶老人、提醒服药、实时监测老人健康状况,并快速响应突发情况;同时,它们还能承担清洁、整理等家务工作,联动家庭智能设备,提升生活便捷度;人形机器人还能通过友好的形象和交互能力,与儿童进行互动游戏、讲解故事等活动,为家庭带来欢乐和温暖。
中国电子学会理事长徐晓兰在大会论坛上指出,人形机器人技术正呈现出多点突破与协同跃升的态势,人形机器人产业和应用正展现出强劲的发展潜力。她强调,人形机器人将成为推动制造业升级的重要引擎,同时也是应对老龄化社会压力的重要保障。这十大应用场景正是人形机器人在新时代浪潮中施展才华的重要舞台。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人形机器人正逐步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之中。它们以独特的优势,为各行各业带来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引领我们迈向一个人机协同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