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人形机器人赛道吸金280亿:从秀场到战场,技术与商业化加速演进

   时间:2025-08-10 13:59:07 来源:中国企业家杂志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细雨绵绵的工作日,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WRC)于北京亦庄盛大启幕,吸引了无数对机器人技术充满热情的观众。尽管天气不佳,但会场内人流如织,每个展示机器人的展台都被围得水泄不通,场面异常火爆。

8月9日,大会进入第二天,更多家长带着孩子前来参观,现场热闹非凡,有工作人员甚至开玩笑说:“走了一圈,鞋都被踩掉了好几次。”

据官方统计,本届大会规模空前,汇集了超过200家国内外企业,展出了1500余件展品,其中包括超过100款首发新品。尤为人形机器人整机企业的数量首次突破了50家。

与往年的静态展示为主不同,今年的机器人展示更加注重互动与动态演示。宇树机器人在擂台上进行了略显笨拙但充满趣味的格斗表演;众擎机器人则带来了机器人T台走秀,让观众大开眼界;逐际动力机器人跳起了民族舞,神韵十足;自变量机器人通过装荷包展示了其精准的微操能力;千寻智能机器人则现场演示了叠衣服的技能;而优必选更是将完整的工厂工作流程直接搬到了展台上,令人叹为观止。

更为显著的变化在于,参展产品的重心已经从单纯的表演转向了实际应用。优必选首席品牌官谭旻感慨道:“今年参展的人形机器人更多地聚焦于真实应用场景,虽然仍有唱歌跳舞的演示,但已不再占据主流。”

与此同时,机器人产业的生态也在同步升温。全球首家具身智能机器人4S店在会场附近的亦庄产业园开业,并积极参与了大会。据透露,该店已经促成了多笔to B采购生意,其中优必选Walker S1、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的天工2.0以及加速进化的Booster T1成为了最畅销的机型。

千寻智能副总裁孙荣毅表示,已经有国外客户明确表示将在WRC期间参观其展台并寻求合作。自变量机器人创始人王潜也透露,他在8日下午密集会见了众多投资人,其中不少人都表达了投资意向。

多家人形机器人公司还向媒体透露了今年的量产计划或交付目标。尽管受限于产能,几乎所有厂商都将目标设定在数百至一千台之间,但凭借单台数十万元的高单价,有头部厂商预计今年的营收将有望突破亿元大关。

然而,在热闹的背后,也不乏冷静的思考。一位业内人士直言,目前各家的商业化产品并未以市场最期待的“爽快”方式落地,许多企业仍然偏重于VC逻辑。他解释说,目前机器人量产的平衡点尚未找到,降本、精度、寿命和可靠性之间相互制约,导致产品难以稳定适配工业或服务等场景,未来仍面临巨大挑战。

随着人形机器人从展台的“秀场”走向现实的“战场”,一场关乎硬件量产、软件(大脑模型)开发与产业链配套的攻坚战已经全面打响。

参展企业的心态已经从概念导向转向了工程导向,从炫技展示走向了场景真实应用。这标志着人形机器人产业正在经历从“验证期”到“交付期”的系统性跃迁。

优必选Walker S工业版已经在比亚迪、北汽、一汽奥迪等工厂部署了超过百台机器人,专注于搬运、质检和分拣三大场景的训练和数据采集。谭旻透露,优必选今年的目标是交付500台工业人形机器人和500台商用服务机器人,预计营收能达到去年的100倍。

星尘智能的机器人已经能够实现一定程度的精细化操作,在WRC现场展示了冲泡手磨咖啡、拌沙拉等工作。星尘智能产品负责人杨晨风表示,他们的机器人目前主要的落地方向是服务业,已经在深圳的部分养老院、零售商超等场景实现落地,近期还在接洽药店、酒店、餐饮等方面的合作。

在国际先进技术应用推进中心(深圳)主任姚颂看来,机器人落地场景中,最高优先级是生命风险场景,其次是健康风险场景、生理厌恶场景,最后是各家普遍在做的重复劳动场景。零次方机器人聚焦健康风险场景,开发的人形机器人专门针对公共卫生间等场景,已经在日本、新加坡等地获得了500台订单。

2025年上半年,机器人领域的融资事件数量持续攀升。根据数据显示,截至8月10日,整个具身智能赛道的融资总额已接近280亿元。下半年,融资热度预计将延续,但有真实场景闭环和交付能力的机器人企业以及能显著降本增效的核心零部件企业会更受资本青睐。

尽管当前机器人行业仍面临诸多技术卡点,如可靠性、材料、电机、大模型、算力、芯片等环节,但速腾聚创市场总监谢阗地对未来持乐观态度。他认为,今年以来,机器人行业获得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行业增长迅猛。尽管外界预期过高,但这种高预期具有正向激励作用,加速了整个行业的发展进程。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