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周鸿祎引领AI潮流:360纳米AI超级搜索霸榜,安全智能体重构行业生态

   时间:2025-08-12 06:55:17 来源:财天COVER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互联网行业的风云变幻中,360集团的创始人周鸿祎,这位互联网领域的资深大佬,即便已年届55岁,依旧保持着对技术浪潮的敏锐洞察力,持续引领着行业的创新发展。近日,北京迎来了第十三届“互联网安全大会”的盛大启幕,周鸿祎作为大会主席,发表了题为“All in Agent”的主旨演讲,为业界带来了全新的思考。

周鸿祎在演讲中强调,AI时代的到来,使得安全智能体的需求变得迫切。安全智能体以安全大模型为核心“大脑”,结合实际操作功能,能够精准复制高级安全专家的能力,实现安全能力的质变,为应对“超级黑客”提供了关键解决方案。360集团,这家在安全领域深耕二十年的企业,从首创免费杀毒模式到探索数字安全“中国方案”,再到人工智能浪潮下利用安全大模型解决效率问题,始终走在行业前列。

尤为360集团推出的“纳米AI”超级搜索,近期在全球AI产品榜上登顶,其月度Web访问量远超第二名近9倍,彰显了360在AI应用领域的强劲实力。面对AI技术的深度渗透,周鸿祎指出,这正在重构网络安全攻防格局,安全智能体将成为安全运营专家的数字替身,通过安全大模型的“大脑”与工具调用、流程执行等“手脚”能力,完整复制高级专家的分析与决策能力。

对于政企单位而言,部署安全智能体能够迅速弥补人才短缺的问题。只要有足够的算力,就能拥有数十个虚拟安全专家,高效应对日常运营挑战。更重要的是,安全智能体能够适应“机器对机器、模型对模型”的新型对抗,重新掌握防御主动权。周鸿祎分享道,从传统互联网时代到AI时代,360始终致力于解决用户痛点,如今更是通过构建安全智能体,再次颠覆了行业。

今年下半年以来,人工智能的关注点逐渐转向寻找更具场景价值的AI应用,智能体迎来了爆发期。周鸿祎在互联网安全大会上表示,智能体已经成为AI下半场的主角,是“超级助手”,人类未来将成为超级个体,大模型进化到智能体是必然趋势。全球AI产品榜首次新增AI产品智能体榜,纳米AI超级搜索在月度访问数据上登顶,同时在全球前十AI网站中蝉联“AI搜索引擎榜”第二名,仅次于New Bing。

8月1日,360对“纳米AI”进行了双升级,品牌升级为“纳米AI”,产品能力从“超级智能体”升级为“多智能体蜂群”。升级后的纳米AI成为全球唯一进化到L4级别的智能体,实现了多智能体拉群组队、分工协作,依靠群体智慧全自动完成复杂任务,直接为用户交付专家级结果。周鸿祎在大会上解释了智能体等级从L1到L5的功能和意义,指出L4级别的多智能体蜂群擅长协作执行复杂任务,能够无限扩展能力,帮助用户达成目标。

纳米AI之所以能够先人一步进化到L4级智能体,得益于360迅速拥抱AI发展的决策。面对AI浪潮,360放下了搜索领域商业化模式的“包袱”,全力投入AI研发。去年11月,纳米AI搜索正式上线,短短半年内就完成了多模态融合问答,引入了第二大脑的知识库。今年,纳米AI又推出了智能体与MCP工具,迭代速度之快,在行业中颇为罕见。360还打造了大模型专用的浏览器,实现了大模型调用的本地化运行,打破了内容墙和内容围栏。

纳米AI智能体不仅具备对本地浏览器的调用能力,还能识别网页上的所有可点击元素,像人一样操作浏览器。其专为大模型打造的“爬虫”工具能够读懂各类复杂的页面结构,解决了“信息孤岛”问题。随着技术实力的不断积淀,纳米AI正以“一己之力”,重构千行百业。例如,在购物场景中,纳米AI能够自主打开各种网页浏览、实现跨平台搜索,帮助用户“货比三家”,甚至找出“差评”,保护用户隐私安全。

纳米AI的特色功能“一句话生成大片”,仅凭用户指令,就能调用多个MCP工具,将多个专家智能体灵活拉群、多层嵌套,生成接近实拍的内容。其首创的“多智能体蜂群协作空间”技术,能够在多智能体协作时共享“记忆”,实现任务规划、协同执行、自我迭代、持续进化,成功解决了以往多智能体协作的“协同困境”。纳米AI还具备人为修改、调优能力,用户可自行选择是否参与工作流程,避免交付结果不可用。

360表示,使用纳米AI“多智能体蜂群”,协同完成复杂任务,将重构内容生产和电商行业。过去制作一条视频需要经历一整套复杂工作,涉及多人调动,现在纳米AI能在极短时间内生成成熟的长视频,大大缩减了生产成本。目前,纳米AI已上线多类多智能体蜂群,涵盖视频制作、内容创作、行业研究、电商带货、旅行规划等多个场景,这些多智能体蜂群由每个行业的业务专家主导定制。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