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前沿光伏技术之热光伏电池:让废热"发光"的未来能源黑科技

   时间:2025-08-18 22:30:17 来源:互联网编辑:汪淼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引言:当热量遇上光,一场能源革命正在酝酿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增长和环境问题的加剧,能源利用率问题已全面进入大众视野,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据统计[1],工业过程中约20%-50%的能源以废热形式流失,而这些废热中仅有18%-30%被有效回收,造成了巨大的能源浪费。这一问题在“双碳”目标背景下尤为突出,亟需高效的热能回收技术支持。热光伏(Thermophotovoltaic, TPV)电池应运而生,这个融合了量子力学与能源科学的“跨界明星”,正在改写能量回收的游戏规则,它不像传统太阳电池那样"看天吃饭",而是将热源转化为一定波长的光子,实现热能向电力的有效转化,热光伏电池目前已经实现了41.1%的转换效率,理论上可达56%的极限效率,助力碳中和目标的实现[2,3]。

一、 热光伏的"炼金术"原理

TPV技术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发展,最初被视为热电和热离子器件的替代方案,但早期效率较低(<10%),主要受限于材料带隙不匹配和热管理问题。2000年后,随着Ⅲ-Ⅴ族半导体(如GaSb、InGaAs)和高效反射结构的发展,TPV效率逐步提升至30%左右。近年来,多结电池、带隙优化和高反射背表面反射器(BSR)的应用使TPV效率突破40%,接近传统燃气轮机的效率水平[2]。

TPV技术的核心原理是基于光伏效应,通过热源(如工业废热、燃烧热、太阳辐射或核能)加热发射器,如图1所示[3],热发射器在高温下辐射光子,TPV电池通过半导体材料的带隙特性选择性吸收光子并激发电子-空穴对,从而产生电能[4,5]。

为进一步提升TPV效率,研究者探索多结光伏电池和空气桥结构等设计,前者通过叠层不同带隙材料实现全光谱吸收,后者则通过减少光学损耗提高光子利用率。此外,TPV系统中还可能集成反射器或滤光片等辅助组件,将未被吸收的光子反射回发射器重新利用,形成能量循环,从而降低热损失[3]。

1755515615996771.png

图1. 热回收TPV系统的主要结构[3]

相比传统废热回收技术,TPV具有无运动部件、高可靠性和适用于不同温度范围的特点,成为废热回收和分布式能源系统的潜在解决方案[6]。

二、 性能突破:TPV技术迈入新纪元

近年来,TPV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首次实现了超过40%的能量转换效率[2],标志着该技术在高温能量转换领域的里程碑式进展。研究团队设计出双结TPV电池结构,结合宽带隙半导体材料和高效光谱控制技术,成功在1,900–2,400°C的高温范围内实现了前所未有的性能表现。如图2所示,其中,在发射器2,400°C的极端温度下,通过吸收发射器辐射出的光子,1.4/1.2 eV(GaAs/GaInAs)双结电池达到了41.1%±1%的峰值效率(测试条件:电池处于25℃,光谱和辐射强度为发射器所辐射光谱及其强度),同时输出2.39 W/cm2的高功率密度;而1.2/1.0 eV(AlGaInAs/GaInAs)双结电池则在2,127°C下实现39.3%±1%的效率,且在1900-2300°C的宽温度范围内保持高效稳定运行。

TPV效率的提升得益于四个关键因素:1)宽带隙材料与高温发射器的结合,宽带隙材料能够减少电压损失,而高温操作则提高功率密度;2)高性能多结结构,多结结构通过减少热载流子损失和电阻损耗进一步提升效率;3)高反射BSR的应用,BSR不仅减少了热量吸收,还通过回收辐射复合产生的光子提高开路电压;4)近场热光伏(NF-TPV)系统,通过减小发射器与电池间距可以显著提高功率密度,从而产生巨大的电功率输出[7]。

未来通过改进反射率和降低电阻损耗,TPV电池效率有望进一步提升至56%[2],这推动着TPV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与光伏、风电等形成互补,共同构建零碳能源体系。

三、 重量级应用:哪些领域将被革新

l 热能存储系统储热系统能够实现约1 MWh/m3的总能量密度(热和电)和200-600 kWh/m3的电能密度,这与性能最佳的现有锂离子电池技术相当[5,7],但是相比于电能存储,热能存储成本可以降低50~100倍[9]。

l 工业废热回收:适用于钢铁、水泥、玻璃等高耗能行业产生的高温废热(>1200 K)回收[3],提升能源利用率。例如,钢铁工业能耗中约30%的能量以废热形式损失,若采用效率40%的TPV系统回收,理论上每年可产生10PJ(拍焦耳,1拍焦耳=1015焦耳)以上的清洁电力,相当于减少百万吨级CO₂排放[2]。

l 空间能源系统:TPV技术已被探索用于两种主要的空间电力应用:放射性同位素动力系统(RPS)和太阳能热。在RPS应用中,TPV作为放射性同位素热光伏(RTPV)发电机的候选技术,主要优势在于高功率密度,相比传统放射性同位素热电发电机(RTG),TPV理论效率可达40%以上,且无运动部件,适合长期任务[6]。在太阳能热应用中,TPV被提议开发一种新型太阳能热发电机,该发电机可用于一些恶劣环境中,并可集成能量密度极高的热能储存[4]。

1755515669783878.png

图2. TPV应用[6]

四、 结语:热光伏的星辰大海

TPV技术作为高效热能-电能转换的新兴技术,未来充满无限可能。想象一下,未来的工厂不再排放滚滚热浪,而是通过TPV系统将废热转化为清洁电力;太空探测器不再受限于太阳能,而是依靠高效稳定的TPV电池在深空长久续航;每个家庭都能用上静音高效的TPV热电联产系统,实现能源自给自足。这不仅是能源技术的革新,更是一场改变人类利用能源方式的革命。让我们共同期待,这项"让热量发光"的技术,如何在碳中和时代书写绿色能源的新篇章!

参考文献

[1] Johnson I, Choate W T, Davidson A. Waste heat recovery. Technology and opportunities in US industry[R]. BCS, Inc., Laurel, MD (United States), 2008.

[2] LaPotin, Alina, et al. "Thermophotovoltaic efficiency of 40%." Nature 604.7905 (2022): 287-291.

[3] Chen, Shuni, et al. "A review on current development of thermophotovoltaic technology in heat recover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xtreme Manufacturing 6.2 (2024): 022009.

[4] Datas, A., and A. Martí. "Thermophotovoltaic energy in space applications: Review and future potential." Solar Energy Materials and Solar Cells 161 (2017): 285-296.

[5] Lenert, Andrej, et al. "A nanophotonic solar thermophotovoltaic device." Nature nanotechnology 9.2 (2014): 126-130.

[6] Gamel, Mansur Mohammed Ali, et al. "A review on thermophotovoltaic cell and its applications in energy conversion: issues and recommendations." Materials 14.17 (2021): 4944.

[7] Mittapally R, Majumder A, Reddy P, et al. Near-field thermophotovoltaic energy conversion: Progress and opportunities[J]. Physical Review Applied, 2023, 19(3): 037002.

[8] Datas A, Ramos A, Martí A, et al. Ultra high temperature latent heat energy storage and thermophotovoltaic energy conversion[J]. Energy, 2016, 107: 542-549.

[9] Amy C, Seyf H R, Steiner M A, et al. Thermal energy grid storage using multi-junction photovoltaics[J]. 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 2019, 12(1): 334-343.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