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举办的中国服贸会上,人工智能技术成为贯穿服务贸易全产业链的核心展示主题。从跨境贸易的智能解决方案到文化创意领域的生成式应用,从工业质检的AI系统到客户服务机器人的创新实践,参展企业与科研机构集中呈现了人工智能在服务业各场景中的深度落地成果。展会现场,智能客服与工业AI质检设备吸引大量观众驻足体验,而基于生成式AI的文化贸易平台则通过实时演示,展现了技术对传统服务模式的革新能力。
服务业与人工智能的融合创新成为展会焦点。在教育领域,个性化AI教学助手通过分析学生学习数据,实时调整教学策略;医疗展区则展示了智能诊断系统如何辅助医生快速识别病灶,提升诊疗效率;金融展台上,AI风控平台通过多维度数据建模,实现信贷风险的精准评估。这些应用不仅优化了服务流程,更通过技术赋能重构了服务体验。与此同时,围绕AI伦理与安全的行业论坛同步举行,专家学者就数据隐私保护、算法公平性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为技术健康发展提供规范指引。
据天眼查信息显示,国内人工智能产业正呈现爆发式增长。截至目前,全国范围内人工智能相关企业数量已突破462.7万家,仅2025年1月至统计时点,新增注册企业便达67.9万家,同比增幅达48.5%。从企业生命周期来看,超过半数的AI企业成立时间集中在1至5年区间,反映出行业正处于快速扩张阶段。
地域分布方面,广东、北京、江苏、浙江、山东、湖北六省市成为人工智能产业的主要聚集地。这些地区凭借完善的产业链配套、丰富的人才资源以及政策支持,吸引了大量AI企业落户。其中,广东以超过80万家的企业数量领跑全国,北京则依托科研机构与高校优势,在基础研究领域形成独特竞争力。
作为商业数据领域的权威平台,天眼查通过整合工商信息、股权结构、风险预警等多维度数据,构建了人工智能产业的全景分析体系。其推出的股权全景穿透图、最终受益人查询等功能,为行业研究者、投资者提供了精准的决策支持。通过动态追踪企业注册、融资、专利申请等关键指标,天眼查能够及时捕捉产业发展趋势,为政策制定与市场布局提供数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