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在深圳举办的一场重要发布会上,正式推出《智能世界2035》与《全球数智化指数2025》两份重磅报告。常务董事汪涛以"探索未知,跃见未来"为主题发表演讲,系统阐述了未来十年智能技术发展的核心趋势及其对各行业的深远影响。这场汇聚全球智慧的思想盛宴,标志着人类正式迈入智能文明发展的新阶段。
报告编制历时两年,华为联合全球百余位专家学者、行业领袖及合作伙伴,通过200余场深度研讨,整合联合国、世界经济论坛等权威机构数据,构建起覆盖技术趋势、产业变革、社会影响的立体研究框架。这份凝聚集体智慧的成果,首次系统性描绘了2035年智能世界的全景图谱。
十大技术趋势构成智能世界发展的核心脉络:通用人工智能(AGI)突破物理世界边界将成为关键里程碑;AI智能体从工具进化为决策伙伴,重塑产业价值链;人机协同编程模式颠覆传统开发范式;多模态交互融合人类五感,创造沉浸式体验;手机应用转型为AI驱动的服务节点;L4+自动驾驶构建"移动第三空间";算力体系突破冯·诺依曼架构桎梏;数据存储需求激增500倍催生新型存储范式;智能体互联网连接规模扩大百倍;能源管理实现从瓦特到Token的智能调度。
技术革命正在深刻改变人类生存方式。医疗领域,AI将预防80%以上慢性病,推动健康管理范式转型;家庭场景中,90%中国家庭将拥有智能机器人,全息生活空间成为现实;企业层面,AI Agent驱动的自主决策组织重构生产流程,劳动生产率提升60%。这种变革不仅体现在效率提升,更在于创造了人机共生的新型文明形态。
面对智能时代的治理挑战,华为提出"AI普惠"与"AI向善"双轮驱动理念。报告强调,技术发展必须嵌入人文关怀框架,通过建立负责任的创新体系,确保技术红利惠及全人类。这种发展观在能源领域得到生动诠释:到2035年,可再生能源占比将超50%,AI通过实时能量管理实现电网动态优化,构建绿色智能的能源生态系统。
全球数智化指数(GDII)的推出为量化发展进程提供科学工具。该指标体系创造性地将传统生产要素映射为数字时代的"数据、人才、工具"新三角,通过数据应用水平、网络质量、算力质效等8个维度、23项细分指标,构建起覆盖基础设施、行业应用、人才生态的立体评估模型。目前已有70余个国家将其作为数字经济政策制定的参考依据。
这场智能革命正在重塑全球经济格局。报告显示,到2035年,AI将深度渗透90%以上行业,创造超过30万亿美元的数字经济价值。华为呼吁全球构建开放协作的创新生态,通过技术共享与能力共建,共同应对智能时代的安全、伦理、治理等共同挑战,让技术发展始终服务于人类福祉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