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微盟AI负责人孙茜:SaaS厂商需主动布局Agent,否则或将错失AI时代跃迁窗口

   时间:2025-10-01 17:58:07 来源:互联网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如果SaaS厂商不主动布局Agent,就可能被市场淘汰。”微盟AI产品负责人孙茜在接受专访时直言,当前SaaS行业正面临技术范式转换的关键节点,旧有技术体系面临被颠覆的风险,而AI能力已成为企业获客的基础门槛。

作为国内电商零售SaaS领域的头部企业,微盟早在两年前便启动Agent技术布局。2023年8月,其内部研发的“赛博编辑部”多智能体协作系统正式亮相。该系统通过模拟主编、文案、设计师等角色,实现了内容生产的自动化流程。“用户只需指定主题,系统就能自动分配任务并整合输出。”孙茜解释称,这种创新模式标志着Agent技术与传统SaaS系统的深度融合迈出关键一步。

技术整合之路充满挑战。微盟研发团队先后尝试纯手工开发、AutoGPT开源框架以及MCP协议等不同技术路线,最终形成双团队协同运作模式:一支团队维持现有系统迭代,另一支专注新技术框架探索。孙茜坦言,最大困难在于Agent技术架构的快速演进,“现有技术框架几乎每月都在更新,这对系统兼容性提出极高要求”。

对于SaaS厂商而言,Agent带来的不仅是技术升级,更是商业模式变革的契机。微盟已开始试点基于执行结果的计费模式,通过交互次数、内容生成量等量化指标收费。这种“为结果买单”的模式,正在重塑传统订阅制付费体系。孙茜指出,随着Agent能力提升,未来SaaS系统可能退居幕后,成为支撑Agent运行的底层基础设施。

在应用路径选择上,微盟采取渐进式策略。通过与头部家纺企业合作验证,团队发现在现有业务流程中局部嵌入AI能力更易被接受。例如将文案创作、图片设计等环节的自动化比例从0提升至50%,既保持业务连续性,又实现效率跃升。这种务实方案为后续全面转型奠定基础。

多智能体协作模式成为微盟技术突破的关键。相较于单智能体方案,由主编、文案、设计师等角色组成的Multi-Agent系统,能够更精准地匹配电商零售等复杂业务场景。每个智能体专注特定职能,通过暴露能力边界实现高效协作,这种设计有效弥补了通用AI在专业领域的不足。

人才结构调整支撑着技术创新。微盟算法团队负责人透露,当前研发体系需要同时具备前端开发能力、多模态技术理解力以及学术研究素养的复合型人才。团队中既有快速实现场景落地的实战派,也有深耕论文研究的学术派,这种组合加速了技术成果的商业化进程。

在市场竞争层面,AI技术为同质化严重的SaaS行业开辟差异化赛道。不同厂商在AI实现路径上呈现多样化选择:有的侧重Copilot式效率提升,有的专注Agent式业务重构。这种百花齐放的格局预计将持续两至三年,为先行者创造战略机遇期。

微盟的To B与To C双线布局凸显战略考量。通过WAI系列企业产品积累B端经验,同时借助WIME等C端产品直接获取用户反馈,形成技术迭代的闭环。这种双向验证机制显著缩短了产品优化周期,使AI功能更贴合市场需求。

对于产业链定位,微盟明确选择深耕垂直领域。在成为微信小店首批AI工具服务商的过程中,其WIME产品通过提供商品图生成、店铺装修等专业化服务,验证了“专业深度+生态连接”模式的可行性。这种定位既保持技术专注度,又通过生态合作拓展服务边界。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