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隐退四年后张一鸣首度公开亮相,聚焦人才培养,透露互联网行业新走向

   时间:2025-10-12 12:21:34 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10月9日,上海徐汇知春创新中心迎来开业仪式,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罕见现身,这是他自2021年卸任CEO后,首次出现在国内公开活动现场。四年多来,这位互联网行业的风云人物几乎淡出公众视野,此次以创新中心发起人的身份亮相,引发外界对互联网行业新动向的关注。

开业现场没有华丽的仪式,取而代之的是学生们展示的敦煌风格AI游戏、火箭发射动力装置等作品,氛围更像一场技术交流会。张一鸣身着灰色T恤,佩戴简洁眼镜,全程未提及抖音、豆包AI等字节核心业务,而是围绕人才培养展开对话。这一低调亮相,却悄然释放出互联网行业从“流量争夺”转向“人才储备”的信号。

知春创新中心的成立并非偶然。早在2016年,张一鸣便注意到字节跳动内部多位优秀算法工程师毕业于上海交大ACM班,为此他专程拜访该班创始人俞勇教授及图灵奖得主John Hopcroft。此后,他持续资助“高校计算机专业优秀教师奖励计划”,展现对教育创新的长期关注。2024年,他与俞勇一拍即合,决定共同创办一所“小而精”的创新研究和人才培养机构。经过半年筹备,2025年4月,这家定位为民办非营利性的机构正式落地。

该机构聚焦泛计算机和人工智能领域,以5年为培养周期,从预备研究员阶段开始,提供免费学习办公设备、食宿及津贴。这种纯粹以人才培养为目标的模式,与张一鸣长期倡导的“挖掘人才潜力”理念高度契合。他特别提到,机构设计参考了美国欧林工学院的经验——这所位于波士顿郊区的学院以项目制学习和动手能力培养著称,每年仅招收80名本科生,毕业生实力却可与麻省理工、斯坦福媲美。

在开业现场,张一鸣用机器学习中的“过拟合”概念比喻人才发展困境:模型在训练数据中表现优异,但面对新数据时却失效。他指出,当前部分人才存在类似问题——专业知识扎实,但缺乏创新能力。这一观点背后,是他一贯的人才观:2012年字节跳动成立初期,他便提出“五年工作经验不如好奇心和进取心”,曾将千万级用户产品“头条问答”交由毕业仅两年的工程师负责。这种敢于重用年轻人的做法,为字节在推荐引擎领域的突破奠定了基础。

如今,知春创新中心的培养方向延续了这一理念。张一鸣强调,中心旨在培养思维活跃、有韧性的人才,核心要求包括独立思考、重视实践、关注长期与全局。这些标准与字节早期团队建设思路一脉相承。2021年卸任CEO时,他曾在内部信中坦言,希望公司从“关注业务增长”转向“追求更大创新突破”。这种对人才和技术的重视,甚至体现在他的个人学习上——据知情人士透露,为研究AI前沿进展,他常熬夜阅读OpenAI论文,有时连饭都顾不上吃。

张一鸣的回归并非孤例。今年以来,马云重新参与阿里业务,推动淘宝闪购500亿元补贴计划,日单量从6000万提升至8000万;刘强东以即时零售为突破口,重构生活服务生态,甚至亲自送外卖与骑手交流。这些动作表明,互联网行业的竞争焦点正从“用户时长争夺”转向“技术积累与人才储备”。

字节跳动的布局印证了这一趋势。2024年,公司推出“TopSeed人才计划”,以超300万元年薪和18个月期权激励招募AI多模态、大模型架构等领域人才;今年2月,挖来谷歌DeepMind前研究副总裁吴永辉负责Seed项目。在AI业务上,字节调整策略后成效显著:豆包应用规模8月达1.5亿,超越DeepSeek成为国内AI应用月活榜首,即梦AI、豆包爱学也跻身前十。

当前,互联网行业面临用户与流量增长见顶的挑战,监管层面更强调产业互联网发展。在此背景下,技术创新与顶尖人才培养成为企业竞争的关键。张一鸣四年后的公开亮相,与马云、刘强东的“回归”形成呼应,共同指向行业的新方向:唯有抓住技术与人才,才能在长期竞争中占据主动。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