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寒武纪市值达6028亿,连续盈利背后:隐忧浮现,高估值能否持续?

   时间:2025-10-23 07:52:29 来源:互联网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人工智能算力领域的明星企业寒武纪,近期因三季度财报数据引发资本市场激烈讨论。这家以云端智能芯片为核心产品的科技公司,在2025年第三季度交出营收17.27亿元、净利润5.67亿元的亮眼成绩单,同比增幅分别达1332.52%和实现扭亏为盈。更引人注目的是,其股价在财报发布后三个交易日内累计上涨14.57%,总市值突破6000亿元大关,动态市盈率飙升至281.7倍,远超国际芯片巨头英伟达的48.7倍。

支撑寒武纪业绩爆发的主要动力来自AI算力需求的井喷式增长。财报显示,其云端产品线今年上半年实现营收28.70亿元,同比激增46倍,占总营收比重高达99.6%。在海外高端芯片供应受限的背景下,寒武纪凭借国内领先的算力芯片技术,成功切入千亿元级AI服务器市场。公司管理层在财报中明确指出,持续拓展市场和推动人工智能应用落地是营收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研发投入策略的调整成为利润改善的关键因素。三季度研发支出2.58亿元,同比增长22.05%,但营收增速远超研发投入增速,使得研发占比从上年的175.52%骤降至14.95%。这种"总量增长、占比优化"的特征,既保持了技术竞争力,又显著改善了盈利能力。值得关注的是,知名投资者章建平在三季度增持32万股,持股比例升至1.53%,成为第五大股东,显示资本市场对其发展前景的信心。

然而,高速增长的数据背后暗藏隐忧。与二季度相比,三季度营收下降2.4%,净利润减少17%,出现环比下滑态势。更值得警惕的是合同负债的变化:半年报显示预收合同款达5.43亿元,到三季度末却骤减至7960.55万元,减少幅度超过85%。这或许预示着订单增长动能出现衰减。

存货和现金流问题同样不容忽视。截至三季度末,存货规模达37.29亿元,较年初增长110.2%。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出虽从去年三季度的18.09亿元收窄至今年前三季度的0.29亿元,但第三季度单季仍净流出9.4亿元,与净利润形成明显背离。这种"纸面富贵"现象,反映出营收增长尚未有效转化为现金流入,对资金管理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客户集中度过高带来的经营风险尤为突出。2024年年报显示,前五大客户贡献营收占比达94.63%,其中第一大客户占比高达79.15%。这种"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客户结构,使得公司对头部客户的依赖度极高。市场分析人士指出,若主要客户采购规模出现波动,将对公司营收产生连锁反应。

面对估值争议,寒武纪选择通过定增增强实力。10月20日公告显示,公司完成333.49万股定向增发,募集资金39.85亿元,主要用于"面向大模型的芯片平台项目"(20.54亿元)、"软件平台项目"(14.52亿元)及补充流动资金(4.79亿元)。公司表示,此举旨在提升复杂大模型应用场景下的技术实力,巩固智能芯片领域的长期竞争力。

在业务拓展方面,寒武纪近期动作频频。与商汤科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重点推进软硬件联合优化,共同构建产业生态,并开发算力市场服务方案和垂直领域一体机解决方案。天眼查数据显示,公司已对外投资17家存续企业,涵盖信息技术、金融服务等多个领域,显示出构建产业生态的雄心。

对于估值合理性,市场存在明显分歧。支持者认为,作为AI算力核心供应商,寒武纪正处于行业爆发期,高估值反映未来增长预期;质疑者则指出,环比下滑的业绩和远超行业平均的市盈率,显示估值存在泡沫。行业人士分析,其估值能否维持,关键取决于能否持续获得国产替代市场份额,以及将技术优势转化为持续盈利能力。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