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蓝皮书新闻发布会上,由中国网络空间研究院主导编撰的《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5》与《世界互联网发展报告2025》正式亮相。这两份蓝皮书自2017年起已连续九年面向全球发布,成为世界互联网大会的重要理论和实践成果,全面展现了互联网领域的最新进展与显著成就,备受国内外瞩目。
中国网络空间研究院院长王江在发布会上详细介绍了《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5》的核心内容。报告指出,过去一年中国互联网在信息基础设施升级、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其中,信息基础设施持续优化,数字经济呈现出“向质、向深、向实、向稳”的发展态势,数字产业化领域亮点频现,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报告特别强调了我国在6G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数据显示,我国6G专利申请量占全球总量的40.3%,稳居世界第一。目前,6G已正式进入产业化阶段,通过专项基金支持研发,并在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开展试点项目。据预测,到2030年,中国6G市场规模将突破1.2万亿元,其中工业互联网应用占比40%,智慧城市应用占比30%,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在算力基础设施方面,截至2025年6月底,全国在用算力中心标准机架数量达到1085万架,智能算力规模达788EFLOPS(每秒百亿亿次浮点运算,FP16半精度),位居全球前列。同时,5G网络建设也取得显著进展,累计建成5G基站455万个,5G移动电话用户达11.18亿户,5G标准必要专利声明全球占比超过42%,技术产业实力全球领先。全国已建成207个千兆城市,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数量达12.34亿个,较上年末增加3244万个。
在宽带接入领域,截至2025年6月,我国固定宽带接入用户总数达6.84亿户。以双千兆网络为代表的数字基础设施,为乡村数字化发展提供了关键网络支撑。光纤宽带的广泛普及,为各类新兴应用提供了稳定可靠的网络基础,推动了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
报告还关注了脑机接口这一前沿领域。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脑机接口市场规模已达32亿元,年增长率为18.8%。预计2025年全年市场规模将突破38亿元,到2027年将超过55亿元,年均增长率保持在20%左右,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与此同时,《世界互联网发展报告2025》从全球视角出发,梳理了世界互联网的发展情况。报告指出,过去一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向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升级演进,为全球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各国在5G、6G、人工智能等领域加大投入,推动互联网技术不断创新,为全球互联网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