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图灵奖得主杨立昆年底告别Meta,将创业聚焦AMI,与Meta成合作伙伴

   时间:2025-11-21 18:19:56 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图灵奖得主、深度学习领域泰斗级人物杨立昆宣布将离开meta,转而投身一家专注于先进机器智能(AMI)的初创公司。他在社交平台领英上透露,新公司将致力于构建能够理解物理世界、具备持久记忆能力、可进行推理并规划复杂动作序列的系统。这一消息引发了科技界的广泛关注。

杨立昆在声明中特别提到,新公司将突破传统网络数据分析的局限,通过整合更多维度的信息来更真实地呈现物理世界及其运行规律。他表示,meta将成为新公司的重要合作伙伴,双方将在技术探索和产业应用层面展开深度协作。此前,他已与meta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就这一转型计划进行过多次沟通。

作为2018年图灵奖得主,杨立昆与约书亚·本吉奥、杰弗里·辛顿并称"深度学习三巨头"。他自2013年加入meta后,长期领导基础人工智能研究实验室(FAIR),主导了多项突破性研究。在meta任职的12年间,他先后担任FAIR创始董事和首席AI科学家,其团队开发的PyTorch框架已成为全球AI研究的重要基础设施。

知情人士透露,杨立昆的离职与meta近期战略调整密切相关。今年以来,meta在AI领域动作频频:先是斥资143亿美元收购数据标注公司Scale AI 49%股份,并任命其28岁创始人汪滔领导新组建的"超级智能"团队;随后又从GitHub、OpenAI等机构引进多位顶尖人才。这些举措标志着公司从基础研究向产品落地的战略转向。

这种转变在组织架构上体现得尤为明显。今年10月,meta对AI部门进行大规模重组,裁撤600余个岗位,其中不乏FAIR实验室的核心成员。新成立的超级智能团队不仅接管了Llama系列模型的开发工作,还改变了原有的开源策略,转向更封闭的技术路线。这种调整与杨立昆长期坚持的"理解物理世界"研究理念产生显著分歧。

杨立昆在技术路线上的坚持早有端倪。今年6月,他在巴黎VivaTech大会上提出AMI发展路线图,核心是视频预测模型V-JEPA V2。该模型通过预测视频内容的抽象表示来学习物理规律,而非简单复制像素级变化。他认为,现有大模型虽具备强大能力,但对世界本质的理解仍停留在表面,需要构建能真正理解物理因果关系的系统。

行业观察家指出,杨立昆的创业选择反映了当前AI领域的技术路线之争。一方是以meta为代表的"规模派",主张通过扩大模型参数和训练数据提升性能;另一方则是以杨立昆为代表的"理解派",强调构建能解释物理现象的世界模型。这种分歧在顶尖研究者群体中日益凸显,可能引发新一轮的技术范式竞争。

领英平台上的讨论显示,科技从业者对杨立昆的新项目充满期待。有评论认为,这种"学术派"创业者与产业巨头的合作模式,或许能为AI发展开辟新路径。也有观点指出,在当前AI军备竞赛白热化的背景下,如何平衡基础研究与商业落地,将成为新公司面临的最大挑战。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