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佰维存储拟赴港IPO:上半年营收创新高,却陷增收不增利困境

   时间:2025-11-21 23:11:48 来源:互联网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科创板半导体存储器企业佰维存储近日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计划通过募集资金强化自研芯片研发、提升高性能存储解决方案竞争力,并扩大晶圆级封测产能。这家以独立存储器制造商模式运营的企业,正面临行业巨头主导下的盈利挑战,其业绩波动折射出全球存储市场的结构性变化。

公司业务覆盖嵌入式存储、消费级存储及先进封测三大领域。嵌入式存储产品为智能手机、智能穿戴设备提供核心存储组件,已进入谷歌、meta等科技巨头的供应链;消费级存储业务则通过运营惠普、宏碁等国际品牌的存储产品线拓展市场;封测环节依托自建工厂,掌握16层叠Die、超薄封装等关键技术,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2022年科创板上市后,企业完整经历了行业"下行-复苏-调整"周期,2023年净利润亏损6.31亿元,2024年借助存储价格反弹与AI需求实现扭亏,但2025年上半年再度陷入"增收不增利"困境,营收39.12亿元创新高却亏损2.41亿元。

业绩波动与全球存储价格走势密切相关。招股书显示,2024年第三季度起存储价格持续下滑,至2025年第一季度触底,导致企业产品销售价格大幅下降。虽然第二季度价格企稳回升带动毛利率回升至8.9%,但上半年整体毛利率仍较2024年同期下降8.4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第三季度单季营收26.63亿元、净利润2.5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68.06%和563.77%,显示经营状况正在改善。

AI数据中心建设正成为驱动全球存储市场增长的核心引擎。据预测,2025-2029年全球存储市场规模将以11.5%的年复合增长率扩张,服务器领域增速更达22.0%,2029年市场规模预计突破1458亿美元。数据中心的持续扩张与AI推理需求爆发,特别是模型部署和实时数据处理场景,对高性能存储产品形成强劲需求,可能推动市场超预期增长。存储产业链分为上游晶圆制造、中游产品制造和下游应用三环节,其中上游由美光、海力士、三星等IDM模式企业主导,掌控定价权;中游独立制造商则聚焦解决方案设计、封装测试等环节,利润空间受晶圆报价制约。

佰维存储所处的独立制造商模式面临显著挑战。IDM厂商通过垂直整合控制核心工艺,如AI数据中心关键内存HBM(高带宽内存)的TSV制造技术被三星、SK海力士、美光垄断。作为价格接受者,佰维存储的PC及企业级存储业务虽收入占比从22.7%提升至34.9%,但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骤降至3.9%,较2024年同期减少20.1个百分点。不过,企业已实现AI服务器存储(企业级SSD)量产,并通过国内云服务商和服务器厂商认证,在细分市场取得突破。

行业分析指出,AI时代存储需求升级正在重塑产业价值分配。随着存储模组与解决方案的技术含量提升,专业厂商在产业链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佰维存储通过"A+H"两地上市布局,试图在行业格局变动中抢占技术制高点,但其盈利能力的可持续性仍需观察全球存储价格走势与高端市场突破进展。当前企业正通过加大研发投入、优化产品结构等方式应对挑战,2025年第三季度的业绩反弹或为转型提供积极信号。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