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的社交应用市场,一款曾被遗忘的产品突然成为焦点——字节跳动旗下的“多闪”在沉寂多年后强势回归,不仅登顶社交应用榜单,更在免费总榜中跻身前列。这场逆袭并非偶然,而是字节跳动经过长期战略调整后,对社交生态的精准补位。
多闪的首次亮相可追溯至六年前,作为字节跳动首款独立社交产品,它承载着挑战微信的野心。以“视频社交”为核心,推出72小时消失的“随拍”功能,试图通过年轻化设计打破微信的社交垄断。然而,短暂的高光时刻后,多闪迅速陷入沉寂。尽管字节跳动持续投入资源,甚至通过抖音导流,但产品定位的模糊性——既想承接短视频内容,又想构建独立社交关系链——导致用户认知混乱,最终未能突破用户增长瓶颈。
转折点出现在2025年。经过多年的迭代与探索,多闪终于找到新的战略定位:成为抖音的“聊天版”,专注承载抖音溢出的社交需求,满足用户即时聊天与生活分享的场景。这一转变并非一蹴而就。2023年前,多闪曾尝试增加“前后摄像头同时拍摄”“密友时刻”等功能,但效果有限。2023年9月后,产品更新聚焦于“支持更多聊天实用功能”,标志着定位的逐步清晰。2025年,多闪进行了31次密集迭代,功能优化方向愈发明确。
抖音的全力支持是多闪逆袭的关键。通过站内精准推流、高效转化,多闪避免了六年前的“高举高打”路线,转而以“聊天火花”机制吸引用户。这一功能将日常聊天转化为可见的成就系统,用户为“续火花”自然增加互动频率,培养起稳定的社交习惯。今年6月,抖音上出现大量推广视频,引导用户使用多闪“更方便地聊天续火花”。11月,多闪官方宣布上线专属火花标识,并推出免费聊天气泡等福利,进一步刺激下载量。在抖音的持续导流下,多闪从年初的短暂高光转变为长期停驻社交舞台中央。
多闪的回归也是字节跳动社交战略迭代的缩影。从2019年挑战微信,到2022年探索“真实社交”,再到2023年降级为“抖音聊天工具”,字节最终放弃“再造微信”的野心,转而追求社交生态的内循环。这一策略在2025年得到验证:抖音主App升级“日常”板块,完善熟人动态分享链路,场景定位向微信朋友圈看齐;多闪则作为独立沟通工具,巩固社交纽带。两者协同,形成从内容互动到关系沉淀的闭环,为抖音生态注入更强粘性。
在AI社交领域,多闪同样成为字节跳动的试验田。去年以来,字节推出“猫箱”“话炉”等AI社交产品,但未掀起太大水花。今年下半年,多闪引入“小火人AI精灵”,通过需要好友共同互动喂养的设定,激发沟通动机,提供自然话题起点。这一功能无缝融入日常交流,润滑人际关系。与此同时,字节的另一款AI产品“豆包”则致力于成为底层社交设施,渗透到用户数字生活的方方面面。从信息获取到内容创作,豆包扮演着智能中介的角色。两者的结合暗示了未来社交竞争的新方向:不再是单一App的功能比拼,而是生态内AI交互体验的完备性之争。
多闪的逆袭不仅让市场重新关注字节跳动的社交野心,也引发了行业对AI时代社交格局的重新思考。随着多闪与豆包的协同效应逐步显现,社交赛道的竞争或将进入新的维度。而微信等传统巨头如何应对这一挑战,将成为未来观察的重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