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保时捷中国市场销量大跌,电动化转型能否力挽狂澜?

   时间:2025-04-15 09:18:51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保时捷近期发布的2025年第一季度交付报告显示,全球范围内共交付了71470辆汽车,这一数字相比去年同期下降了8%。其中,德国与中国两大市场的下滑尤为显著,特别是中国市场,跌幅高达42%,几乎触及了近十年来的最低点。

值得注意的是,这已经是保时捷连续第三年失去了全球最大单一市场的宝座。自2021年达到销量巅峰后,保时捷在中国的销售情况逐年恶化。从2021年的9.57万辆,到2024年已骤降至5.69万辆,同比跌幅达到28%。中国市场也因此从保时捷的全球第一大市场滑落到第三位,且今年第一季度的表现依然未见好转。

保时捷的财务状况同样不容乐观。根据3月12日发布的2024年财报,公司全年销售收入约为400亿欧元,同比下降1.1%;净利润更是大幅下跌30.3%,降至36亿欧元。高成本和中国市场需求的持续疲软是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这也直接影响了保时捷在电动化方面的布局进度。

保时捷曾雄心勃勃地计划在2030年实现纯电车型交付占比超过80%,但由于市场表现低迷,公司不得不调整战略,放缓市场转型步伐。2025年初,保时捷宣布推迟电动化目标,转而增加燃油与混动车型的投入,甚至计划重启经典燃油车型,如上世纪70年代的911限量款。然而,这一战略调整在中国这个电动化趋势明显的市场,无疑是一次冒险。

在中国市场,新能源汽车已成为主流趋势,蔚来、理想等国内品牌凭借高性价比和智能化优势,迅速抢占高端市场份额。消费者的购车偏好也从追求豪华品牌的光环,转变为更注重实用的智能体验。更令人关注的是,中国本土新兴豪华品牌以30万至50万的价格区间,提供了与百万豪车相媲美的加速性能和智能配置,使得保时捷等传统豪华品牌面临巨大压力。

中国自主汽车品牌的崛起势头强劲,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竞争。根据乘联会数据,3月份豪华车零售量为25万辆,同比下降7%,但环比增长68%;豪华品牌零售份额为12.9%,同比下降3个百分点。小鹏汽车、理想汽车等新兴豪华品牌的销量持续增长,分别实现了267.9%和26.7%的同比增长,极氪汽车也取得了18.5%的增长。这些品牌不断侵蚀着传统豪华品牌的市场份额。

面对中国市场的挑战,不仅是保时捷,包括BBA在内的传统豪华品牌也感受到了巨大压力。2025年第一季度,BBA三巨头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均出现下滑,奥迪、奔驰、宝马的销量分别下降了19.7%、25.9%和11.4%。对于二三线传统豪华品牌而言,由于市场规模较小且市场份额不断被蚕食,如林肯、英菲尼迪等品牌甚至面临退市风险。

为了应对中国市场的变化,豪华品牌纷纷开始装备“新武器”,将发力点集中在智能化领域。例如,一汽奥迪宣布将在2025年推出五款全新车型,全部搭载与华为联合研发的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并与智己合作开发全新纯电车型。宝马中国与华为终端达成合作协议,推出基于HarmonyOS NEXT的智能应用与功能。奔驰则与吉利共同研发新型混合动力引擎,并在中国市场投产全新一代CLA混动版车型。保时捷也被曝出与地平线在智能驾驶研发上展开合作,预计将在上海车展期间公布具体细节。

然而,保时捷能否重新赢得中国消费者的青睐,关键在于其能否真正放下身段,理解并满足新一代消费者的需求变化。当“土豪标配”变成“智商税”的代名词时,任何品牌都可能被时代所淘汰。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