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小米汽车对其SU7车型详情页的描述进行了调整,主要涉及智能驾驶相关术语的使用。具体而言,“智驾”这一表述被替换为了“辅助驾驶”。
此次更名涉及小米SU7系列的多款车型。标准版所搭载的Xiaomi Pilot Pro系统,其名称由“小米智驾Pro”调整为“小米辅助驾驶Pro”。而对于更高配置的SU7 Pro和SU7 Max车型,它们所配备的Xiaomi HAD系统则更名为“小米端到端辅助驾驶”。
据小米汽车官网介绍,所谓的“端到端辅助驾驶”功能,意味着从出发车位到目的地车位的整个行程中,用户只需设定导航,系统即可辅助完成ETC/闸机通行、窄路和环岛驾驶、以及停车场内的车位寻找和泊车等操作。
这一更名举措的背景,与近期小米SU7车型在安徽德上高速发生的一起事故有关。事故发生时,车辆正处于NOA智能辅助驾驶状态,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针对智能驾驶技术的宣传规范问题,相关部门和行业组织近期也相继发声。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在一次会议上强调,车企在宣传智能驾驶功能时,必须明确系统功能的边界和安全响应措施,避免夸大和虚假宣传。
随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也发布了倡议书,呼吁企业规范营销宣传行为,杜绝虚假宣传和过度营销,确保功能命名的科学性和严谨性,以降低驾驶员误用或滥用智能驾驶功能的风险。
华为乾崑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官方联合多家汽车品牌,包括广汽、上汽、江汽和奥迪等,共同发布了《智能辅助驾驶安全倡议》。该倡议强调营销透明度,呼吁全行业实事求是地进行宣传,并通过模拟场景教学和实时风险提示等方式,提升用户的安全驾驶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