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小米之家商业有限公司的工商变更信息引发了广泛关注,特别是关于雷军职务的调整。据天眼查数据显示,雷军由执行董事变更为董事,这一变动迅速登上了热搜。
此次变更不仅涉及雷军职务的调整,小米之家商业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也有所扩大,新增了智能家庭消费设备销售和美发饰品销售。该公司成立于2017年6月,注册资本为1亿元,法定代表人为孙波,由小米通讯技术有限公司全资控股,业务涵盖通讯设备销售、通信设备销售以及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批发等多个领域。
在工商变更信息引发关注的同时,小米集团近期也迎来了利好消息。雷军在微博上宣布,小米汽车在4月份交付了超过2.8万辆新车,同时小米SU7 Ultra双风道前舱盖版也已开始陆续交付。这一消息提振了市场信心,截至5月2日收盘,小米集团股价上涨超过6%。
除了新车交付量喜人外,小米汽车在智能驾驶领域的用词调整也成为了市场关注的焦点。近日,小米汽车将SU7车辆详情页面中的“智驾”更名为“辅助驾驶”。具体而言,小米SU7标准版搭载的Xiaomi Pilot Pro由“小米智驾Pro”更名为“小米辅助驾驶Pro”,而小米SU7 Pro和小米SU7 Max搭载的Xiaomi HAD则由“小米智驾Max”更名为“小米端到端辅助驾驶”。小米汽车官网介绍称,端到端辅助驾驶可实现从车位到车位的全程辅助,用户只需设置导航,即可享受ETC/闸机辅助通行、窄路/环岛通行以及停车场寻位泊车等便捷功能。
这一更名背后,或许与近期智能网联汽车行业的规范宣传要求有关。今年3月底,小米SU7在安徽德上高速某施工路段发生的事故引发了广泛关注,当时车辆处于NOA智能辅助驾驶状态。此后,相关部门和行业相继发声,要求规范智驾宣传。工信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及华为乾崑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官方等纷纷发出倡议,呼吁企业明确系统功能边界和安全响应措施,实事求是地宣传智能驾驶功能,避免夸大和虚假宣传,确保功能命名科学严谨,防止驾驶员误用、滥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