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超快充时代,电动汽车电池寿命如何保障?

   时间:2025-05-06 18:52:23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随着2025年被业界誉为“超快充技术的元年”,快充与超充技术的迅猛发展无疑为消费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有效缓解了电动汽车续航焦虑的问题。然而,这一技术革新背后隐藏的隐忧也逐渐浮出水面,引起了广泛关注。消费者们发现,虽然充电速度大幅提升,但电池的寿命却可能因此大幅缩减,加之高昂的电池更换成本,使得人们对快充和超充技术既爱又怕。

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在2025上海车展期间接受采访时指出,频繁使用超快充技术的情况下,电池能否保持8年、10年甚至更长的寿命,目前尚待验证。这一观点引发了业界和消费者的广泛讨论。

多位电动汽车车主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尽管他们并不清楚超快充具体会对电池寿命产生多大影响,但普遍认为超快充会加速电池老化。一位北京车主张峰透露,他曾咨询过更换车载电池的费用,得知价格几乎相当于新车价格的一半,这让他在选择更换电池还是购买新车之间犹豫不决。

网约车司机黄师傅也表达了类似的担忧。他表示,超快充的确为网约车司机节省了大量时间,但电池衰减的速度也明显加快。有调查显示,日均行驶里程超过100公里的网约车司机中,超快充使用占比超过70%,这些车辆的车载动力电池健康度在两年内会从新车的100%降至85%。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教授卢炽华指出,根据行业主流技术分析,磷酸铁锂电池循环寿命可达3000~5000次,三元锂电池循环寿命也能达到2000次以上。然而,频繁使用超快充会显著缩短电池寿命。实验显示,两年车龄且快充超过100次的纯电动汽车,电池健康度大约在85%,且衰减速度在加快。

在电池质保方面,虽然国家规定新能源车企必须为电池等核心部件提供至少8年或12万公里的质保期,但部分车企的质保政策却存在诸多“猫腻”。一些品牌将超快充次数过多或使用年限过长的车辆排除在长期质保之外,形成了质保“壁垒”。部分品牌虽然宣称“终身质保”,但并不包含“终身免费换电”,且质保范围仅限于产品质量问题,不包含电池正常衰减。

面对这些问题,行业和企业也在积极寻求解决方案。一方面,企业通过技术进步来保护电池,如采用水冷板集成设计、新型电解液以及电池热管理系统等技术手段来降低快充对电池的影响。另一方面,智能超充桩也在不断优化充电过程,通过自动调控电流来减轻对电池的损伤。

北京大学新能源材料与技术实验室主任其鲁教授建议,车主应科学合理使用超快充,将使用比例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并避免在电量过低或过高时使用。他还呼吁车企加强科普宣传,引导消费者形成良好的使用习惯。

专家还建议通过商用模式创新来推动车企从“卖产品”转向“卖服务”,如采用电池租赁模式来降低用户对电池质保的敏感度,并倒逼企业提升快充技术的成熟度。

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副院长李明教授认为,构建“技术保障-科学使用-政策引导”的平衡体系是解决超快充技术带来的问题的关键。在技术端,需要构建智能快充防护网;在用户端,需要构建场景化充电认知体系;在政策端,需要划定快充质保边界并出台相关规范。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RSS订阅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