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举办的2025联想创新科技大会上,联想集团隆重推出了其超级智能体的三大核心功能,并展示了涵盖个人、企业以及城市领域的超级智能体矩阵,这一举措标志着联想在智能化技术领域的又一重大突破。
会上,联想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杨元庆,以及联想多位高层领导,包括执行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刘军、高级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Tolga Kurtoglu等,与多家媒体进行了深入交流,共同探讨超级智能体的独特性以及AI技术的实际应用。
杨元庆表示,联想在混合式AI方面拥有显著优势,这一优势涵盖了计算、数据、模型、服务及应用库等多个层面。他进一步指出,尽管联想在某些方面如网络能力、数据、模型及服务层面拥有自主能力,但在构建结构性和非结构性数据、知识库等方面仍需依赖第三方合作。在模型层面,联想致力于帮助客户选择最适合其需求的模型。
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戴炜补充道,在构建宜昌城市超级智能体的过程中,联想与合作伙伴共同建立了一个大模型“超市”,将所有大模型集成到一个平台上,并在此基础上迭代形成智能体集市。他强调,传统的ISV合作模式,即与单一公司或组织合作提供软件产品或服务,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需求。联想需要与生态合作伙伴共同创建领域智能体,并将这些领域智能体整合成超级智能体集合,以实现统一调度和协同。
在个人超级智能体方面,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贾朝晖表示,联想正通过生态合作模式展开工作,与业界其他智能体合作,为用户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这些方案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们能够在联想的设备上为用户提供不同的使用体验。
杨元庆详细阐述了超级智能体的三大特征:感知与自然交互、认知与决策、自主规划与自主学习演进。他提到,与初代智能体小天相比,超级智能体不再与设备捆绑,而是与人捆绑,能够在确保数据安全与隐私的前提下,利用个人所有设备的数据来执行任务。
关于AI技术的实际应用,杨元庆认为,混合式AI是AI落地的最佳方式之一。他强调,要让AI真正发挥作用,必须与每个人、每个企业紧密相连。联想提出的混合式AI旨在帮助AI在个人和企业层面构建更多应用。未来,人们将拥有个人智能体,而非单个设备的智能体。
Tolga Kurtoglu提到,像MCP这样的标准化协议正是市场的发展方向,联想已将其融入部分Agent功能中。他认为,未来标准化和通用的API将变得至关重要,MCP是一个起点,也是目前最先进的技术之一。然而,他也承认,MCP目前主要在Agent、工具、应用程序以及数据之间建立桥梁,但Agent的核心功能仍需进一步构建。
戴炜介绍了联想为企业提供的智能体即服务交付方式,其中联想百应是典型代表。企业可以在使用联想百应的过程中获得更加个性化的服务,而非像SaaS服务那样,一旦交付就是固定的软件,只是以分期订阅的方式获取。
在个人智能方面,刘军提到,联想去年推出了AI PC和第一代个人智能体系统天禧AS。过去一年,联想在AI PC、本地算力以及天禧AS能力上均有所提升,用户净推荐指数、满意度和活跃度均有所增长。此次发布的天禧超级个人智能体标志着联想在智能化领域的又一重要里程碑,达到了L3(协作级)水平。
在企业智能方面,联想首先在自己的内部进行了实验,不断迭代智能IT引擎擎天。联想内部客服部门是首个采用AI替代的业务,刘军透露,联想在中国每年有3000万个服务请求,其中70%的请求已经无需人工干预。
刘军还提到,联想正在探索用“硅基替代碳基”,目标是在工作流中让30%的任务由机器人完成。目前,联想已经能够为企业直接提供服务或帮助企业进行AI转型。
在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方面,杨元庆表示,联想提出混合式AI的初衷之一就是考虑到个人和企业数据保护。他提到,OpenAI、DeepSeek等发布的模型都是公有AI,需要通过公有云获得问答能力,但这一过程会暴露个人数据。因此,联想提出的解决方案是利用可信设备学习私有数据并进行推理。对于企业而言,AI需要基于企业财务、产销、客户等数据帮助企业进行精准决策和优化流程。
Kurtoglu补充道,联想会在本地处理敏感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去敏处理,然后在不同设备间进行安全转移。对于需要上传到云端的数据,联想也会采取不同的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措施。